權威人士:北京等大城市須明晰流動人口落戶路徑
www.fjnet.cn?2013-09-22 07:45? 王仁貴?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我來說兩句
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提高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也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任務。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表示,要建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還需要通過有效的機制遏制大興土木大搞形象工程的建設,同時需要在土地政策上能夠對城市建設形成反向的約束力。比如,能否把更多的土地發展權益交給農民來處理?這些都需要進行探索。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還指出,在城鎮化形態和城鎮布局上,不同規模和層次的城鎮發展不夠協調,縣域城鎮數量雖多但規模偏小,基礎設施薄弱,人居環境較差,綜合承載能力不足,集聚產業和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截至2012年,全國還有20%的小城鎮沒有集中供水,80%的小城鎮沒有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不少問題在大城市一樣呈現。 對于這些難題,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要從五個方面下功夫: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方面,改造提升中心城區功能,嚴格規范新城新區建設,改善城鄉結合部環境;促進城市經濟轉型升級方面,優化城市產業結構,增強城市創新能力,營造良好就業創業環境;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方面,加快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強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新型城市建設方面,創新城市規劃管理,加快綠色城市建設,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注重人文城市建設;加強和創新城市社會管理方面,完善城市治理結構,強化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創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增強防災減災應急能力。 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多次對本刊記者表示,長期以來,我國城鄉分割的政策體制限制了城鄉一體化進程的發展。一方面,有形和無形的“門檻”把進城務工的農民拒之門外。由于縣域城鎮第二、三產業不夠發達,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吸納能力較弱;另一方面,我國的糧食生產也面臨著因收入差距而不愿種地的現實難題,只有通過城鄉聯動,讓部分人口繼續轉移,讓單個農民占有更多的生產資料,提高種糧收入,同時能享受到城市相同的公共服務,才能實現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同步推進。 對此,新型城鎮化將從三個方面著力。一是完善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推進城鄉統一要素市場建設,以及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一體化;二是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三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強鄉鎮村莊規劃管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8]北京去年暫住人口減少41.6萬 流動人口向外分散
- [ 09-10]衛計委:流動人口婦女生育率與平均水平相差無幾
- [ 09-10]衛計委回應“準生證難辦”:今后仍需進一步加強
- [ 09-10]衛計委:流動人口對社保等訴求增加 渴望融入城市
- [ 08-09]10省份流動人口生頭胎“辦證”流程簡化
- [ 08-08]蓋完“13個章”孩子都會叫“娘”
- [ 06-29]天津7月起擴大流動人口異地辦理出入境證件范圍
- [ 06-07]江西省實現免費孕前優生檢查項目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