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汕頭致14死縱火案背后:勞資維權現極端化傾向
www.fjnet.cn?2013-09-21 06:58? 詹奕嘉?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我來說兩句
簡單勞資糾紛“極端化”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今年回訪縱火現場時看到,這間家庭作坊是一棟四層樓房,走近時依然可以聞到一股燒焦的刺鼻味道,作坊門口被上了鎖。在經當地有關部門許可后,記者進入火災現場。樓房一層遍地都是被燒得黑乎乎的棉紗和布料,天花板被高溫焚燒之后裸露出鋼筋,木制的樓梯扶手被燒成了黑炭,樓梯上堆著被燒黑的文胸。消防門當時被破壞,無法阻止煙霧涌入,洶涌的大火瞬間奪取了十幾條生命。 當地多位受訪基層干部坦言,從表面上看,縱火報復是極端事件,但背后折射出小微企業、家庭作坊與工人在計時計件工資計算上普遍存在矛盾的問題。與此同時,相關部門的應急和預警機制仍不夠健全,“12·4”縱火案背后的深層社會矛盾根源至今依然沒有得到有效根治。 陳店鎮鎮長廖鵬鎮告訴記者,在縱火案之后進行的專項檢查中,陳店鎮屬于經營場所的家庭作坊、小檔口共計5682家,其中有法人登記的僅有1221家;全鎮1808家有工商注冊的企業中,僅有62家是規模以上企業。“這些小微企業和家庭作坊大多沒有進行工商登記注冊,監管困難,勞動者和經營者很少簽訂勞動合同,作坊既沒有工資表也沒有發放清單,在粗放式管理下,因計件計時發生矛盾是普遍現象。” “12·4”縱火案發生后,汕頭在全市開展工資支付和勞動用工專項檢查,結果證明基層勞資糾紛并非個案和孤例。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市共檢查用工單位9880家,涉及勞動者16.84萬人;查處拖欠工資235宗,涉及勞動者1118人,追回拖欠工資372.54萬元。 與基層勞資糾紛隱患重重相對應的是,當前基層勞動保障卻存在力量薄弱,監管力度難到位的問題。勞動用工管理和勞動信訪工作面臨很大壓力,監察執法和勞動爭議處理能力無法適應個體糾紛易發多發的形勢。 記者注意到,在發生勞資糾紛后,劉雙云多次求助于屬地勞動保障所,可是勞動保障所在接到投訴后卻轉給村干部處理。2012年12月3日,劉雙云到陳店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反映工資糾紛一事,該所工作人員讓劉雙云找分管勞動糾紛的村干部。當天,村干部張某和劉雙云到陳某廠中協調,但沒有明確結果。劉雙云便再次到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反映,該所工作人員表示對此事跟蹤落實。隨后,劉雙云又多次通過電話聯系陳某進行交涉,但均未有結果。12月4日上午,劉雙云再次來到鎮勞動保障事務所,發現此事未有新進展,此后才真正萌發報復的念頭。 汕頭中院披露的這一過程,和縱火案發時任陳店鎮勞動保障事務所所長郭明新的說法基本一致:“劉雙云縱火前來過勞動所,在新溪西村村委會勞動保障聯絡員協調后,雙方本已達成5日發工資的共識,但后來劉雙云又采取極端做法。”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從熟悉村內情況、善于打“人情牌”的角度看,村干部處理勞資糾紛并非沒有優勢。但是從解決勞資糾紛的專業性來看,村干部未必具有勞動仲裁和合理調解的專業技能,因此調解處理情況很可能不盡如人意,埋下隱患。 汕頭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張鎮城坦言,各部門應對群體性勞資糾紛已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應對機制和工作流程,但處理個體糾紛的重視程度不足,是造成縱火慘案的重要原因之一。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