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要求地方政府必須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
www.fjnet.cn?2013-09-20 14:36? 景明?來源:中國廣播網 我來說兩句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江蘇省政府近日出臺新規,要求地方政府必須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同時規定,征地補償未足額到位的,農民可拒絕交出土地。 江蘇省政府近日出臺了江蘇省征地補償與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辦法,要求今年12月1日起,將被征地農民剛性納入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政府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征地補償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征地補償費用沒有足額到位的,被征地農村集體和村民有權拒絕交地。也就是說農民,對于集體土地被征收,擁有了一定程度的否決權。 那么如何保障農民將這個"說不"的權利用起來。江蘇省國土部門在征地信息披露和審批程序上進行了相對比較詳盡的規定。比如:將被征地農民知情、確認的有關材料作為征地報批的必備材料。在征地依法報批前,要將擬征土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信息以書面形式告知村集體和村民,特別是要讓被征地農民詳盡了解征地補償標準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等內容。尤其是當村集體和村民提出聽證申請時,要依法組織聽證。政府的國土部門怠于行使公開權利的,將在行政考核中扣分。 其實早在2005年,江蘇就頒布了《征地補償與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辦法》,過去在征地過程中,有的農民就選擇一次性領取補償費用而沒有進社保,從而引發了農民坐吃山空、社會不公、上訪等問題。江蘇新出臺的規定就是規從對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升級為"社會保障",讓征地補償標準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物價變化動態調整;同時,將征地農民進社保,上升為政府的一項當然的義務。整個措施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農村和村集體分享到家鄉城鎮化過程中的紅利。(記者景明)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9-18]陜西城鎮化率達到50.02% 須突破多個“瓶頸”
- [ 09-18]女農民工建筑工地生活紀實
- [ 09-18]漳州團市委攜手企業 1776個農家娃圓“微心愿”
- [ 09-18]漳州:明年起 每園每年統籌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
- [ 09-17]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增至134家 會員數1423人
- [ 09-17]湖南農民工的華爾茲夢
- [ 09-17]“愚公”難過“礦渣”關?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