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融合日本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的大師
www.fjnet.cn?2013-09-03 08:52? 上官云?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對真善美的弘揚 宮崎駿之所以能擁有廣大粉絲,還有很大一個原因是他在每部作品中都會弘揚“真善美”。在他的動畫里,世界很單純。對于動畫中角色來說,“最重要的”絕非金錢與聲譽,往往是某個摯愛的人。在《哈爾的移動城堡》里,蘇菲愛上了哈爾,被魔法變成80多歲的老太太,她也借此機會進入哈爾的內心,發(fā)現(xiàn)他是個孤獨的孩子。在影片的后半段,蘇菲來到哈爾記憶中的星空下,地上開滿白色的小野花兒,流星劃過,兒時的哈爾從水邊的小房子里奔跑而出——這就是哈爾打開心門,將愛情交付蘇菲的一瞬。透過這唯美的畫面,觀眾讀到的不是孤獨的等待,而是執(zhí)著、感動人心的愛情。 或許可以說,宮崎駿作品的審美追求就是“唯美”,在他的動畫片中,從背景環(huán)境到風俗民情,始終展現(xiàn)著美的畫面。但他追求的更多的是內心的“真”和“善”,在他的作品中,相貌丑陋的老奶奶、女巫因善良而美麗,穿男裝的村婦則具有一種樸實的美。 純真的感情也是宮崎駿作品著力表現(xiàn)的主題。《幽靈公主》、《千與千尋》等反映出了愛情力量的偉大,但這種愛又背負著沉重的使命。比如,千尋和白龍執(zhí)著的去追求純凈沒有雜質的愛情,是一種為了擺脫被利用命運的抗爭。不管是相愛,還是抗爭,還是友誼,在宮崎駿的作品中,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趨向純真化,生活狀態(tài)則頗具“田園牧歌”的意味。 宮崎駿動畫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有精致的動畫色彩、廣泛的題材、奇思妙想的創(chuàng)意,還在于作者運用了一種巧妙的方式賦予作品反思的文化精神,婉轉的把美妙的幻想變成綺麗的畫卷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 他的作品改變了人們對動畫電影的狹隘認識,充分發(fā)揮了動畫電影的特性,創(chuàng)造出神奇變幻的想象空間,同時又賦予作品深刻的思想主題。這使他的作品既有觀賞性,又具有人文深度。作為新世紀的中國動畫人,或許可以從宮崎駿這里獲取一些養(yǎng)分,得到一絲靈感。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3]宮崎駿想退休網友挽留:72歲不算老 還能出佳作
- [ 09-03]宮崎駿下周正式宣布退休 封山作亮相威尼斯
- [ 09-02]日本電影界人士評論宮崎駿退休:應予以尊重
- [ 09-02]威尼斯觀眾惋惜宮崎駿將退休 冀其收回引退宣言
- [ 09-02]動畫導演宮崎駿:風格溫暖動人 反對修憲受關注
- [ 09-02]宮崎駿退休震動日本電影界 本人尚未親口宣布
- [ 09-01]《起風了》成收山之作 動漫名導宮崎駿宣布引退
- [ 07-24]宮崎駿《起風了》首映票房創(chuàng)新高 或超100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