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實名制今起實施 部分報攤已暫停手機號代售
www.fjnet.cn?2013-09-01 07: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隨著更為嚴格的電話實名政策臨近,街邊報刊亭代售的手機號碼已越來越少。(中新網IT頻道攝) 中新網9月1日電(IT頻道 姜瑩)今日起,所有新入網、轉入網用戶必須在辦理通信業(yè)務時登記真實用戶信息,未登記的老用戶在辦理新套餐業(yè)務時將重新登記真實用戶信息。工信部規(guī)定,如果運營商不配合登記,將被強制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工信部“動真格”:運營商不登記就罰款 其實早在2010年,工信部就提出實行手機實名制的規(guī)定。但截止到今年3月,根據工信部統計,仍有約2.8億的用戶沒有進行實名登記。由于部分用戶擔心隱私泄露不愿意登記,而書報亭、小賣部、網絡上等社會代理商也存在不規(guī)范現象,致使有相當數量的預付費手機卡的老用戶尚游離于實名制之外,手機實名制并未徹底落實。 手機不實名背后卻有著巨大隱患。據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未登記真實身份信息的電話傳播淫穢電子信息、發(fā)送垃圾短信息、散布有害信息、實施詐騙等問題突出,影響了用戶的合法權益,擾亂了社會秩序,甚至威脅國家安全。 至此,7月16日,工信部公布了《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令第25號)。《規(guī)定》要求,電信業(yè)務經營者為用戶辦理入網手續(xù)時,應當要求用戶或委托人出示相應有效證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拒絕出示有效證件,拒絕提供其證件上所記載的身份信息,冒用他人的證件,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證件的,電信業(yè)務經營者不得為其辦理入網手續(xù)。 不僅將手機實名制升級為電話實名制,《規(guī)定》還首次提出對不實施、不配合的電信經營者進行行政處罰的說法。《規(guī)定》要求,電信運營商要主動實施新用戶入網實名登記,并每年組織一次對電話實名制實施的自我檢查,不配合電信管理機構檢查的,將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如此“強硬”姿態(tài),無疑為此次實施實名制的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運營商表態(tài):不實名將無法辦理變更 近日,三大運營商均發(fā)布的聲明中稱,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以及《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guī)定》、《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guī)定》,自9月1日起,用戶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各類營業(yè)網點(含自有營業(yè)廳、網上營業(yè)廳、授權合作社會渠道)辦理固定電話裝機、移機、過戶,移動電話(含無線上網卡)開戶、過戶等業(yè)務時,應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完成身份信息登記后,方可辦理、使用通信服務。同時三大運營商還表示,會繼續(xù)采取多項措施鼓勵老用戶到營業(yè)廳把身份信息補充完整。 而在實名制登記中,個人信息安全問題。運營商也做了相應部署。聯通就表示,為確保用戶信息安全,包括嚴控接觸用戶信息的人員范圍,涉及到用戶信息的人員均簽署協議;對紙質文檔用戶信息均存放于特定場所由專人專管。對于代理商,僅與簽署保密協議的代理商合作,并向代理商提供電子實名客戶端,用戶個人信息通過客戶端直接上傳系統,渠道內不留存。中國移動則將推動“金庫模式”深化應用、加強客戶信息模糊化機制應用、加強傳輸和存儲環(huán)節(jié)信息安全保護等多方面的重點工作,確保全流程覆蓋用戶個人信息安全保護。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