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刊文:法治是實現中國夢的制度基礎
www.fjnet.cn?2013-08-26 07: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8月26日電最新一期《學習時報》刊發石文龍的署名文章《法治是實現中國夢的制度基礎》。文章指出,中國的進步與中華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法治的同步發展,法治興則中國興,法治廢則中國危。法治是實現中國夢的制度基礎。 文章稱,無疑,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制度建設,離不開法治保障。新中國發展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中國的進步與中華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法治的同步發展,法治興則中國興,法治廢則中國危。法治是實現中國夢的制度基礎。 文章提出,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中國人民為爭取建設法治國家,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奮斗。新中國的法制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1954年制定了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為社會主義的法制建設奠定了基礎與前提。但是在我國法制建設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嚴重曲折,特別是“文革”期間法律虛無主義盛行,使得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一度受挫。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等主張,貫徹了鄧小平“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等重要思想,使黨和國家步入法制建設的正常軌道。1997年,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依法治國”的治國方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略目標,把我國的法治建設事業推向新的階段。2004年,我國修訂憲法,實現“人權入憲”,“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成為中國憲法的重要條款之一。2011年3月10日吳邦國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 5次提及依法治國,強調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文章稱,今天,法治不僅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制度保證,也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實現中國夢的制度基礎。那么,中國夢的提出對于法治建設提出了哪些要求?當前如何加強法治建設以推進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當前,我們依然要進一步克服法律工具主義與法律虛無主義思想,破除“法律是管老百姓的,與我無關”的官主民輔思想,進一步提升法律權威。為此要繼續推進依法行政與依法執政的深入進行,其重點是強調領導干部的帶頭尊法護法守法用法意識。由于長期受封建專制主義思想的影響,在社會生活中各式封建家長制作風還很嚴重,不少領導干部在工作中缺乏應有的法律意識與法律能力。因此,在推進依法治國的過程中,要強化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做到人人都是法律的臣仆,人人都對法治有敬畏之心、忠誠之感、守護之責。 法治乃規則之治、良法之治。當前,社會不公平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還很突出甚至還很嚴重,這些現象的形成雖然有眾多的歷史原因,但已經成為當前影響社會公正、人民幸福的主要因素。例如,當前的戶籍制度、退休制度、教育制度、勞教制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對國民不合理的差別待遇,與法治所主張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去甚遠。這一情況直接影響了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長期堆積、積壓就容易演化成影響社會穩定與安定的不和諧因素。黨和政府必須關注這類有違法治精神的制度,積極采取措施逐步縮小直至在條件成熟時取消這些制度上的差別對待。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2]萊昂納爾贊“夢之聲”學員 稱“都是明星了”
- [ 08-15]蔡名照:把中國夢對外傳播好、闡釋好、解讀好
- [ 08-12]《軍歌嘹亮》被叫停引質疑 回應:與韓紅無關
- [ 08-07]《吉祥中國音樂會》啟動 3D裸眼技術開創新舞美
- [ 07-31]強軍夢:實現中國夢的堅強力量保證
- [ 07-25]譜寫航天夢的壯麗篇章
- [ 07-24]韓紅質疑“夢之聲”賽果:該走的沒走 該留的沒留
- [ 07-21]讀懂《正道滄桑》走紅背后的深層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