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印度打造“藍水海軍”發展航母 針對中國
www.fjsen.com?2013-08-13 09:24?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印度《德干先驅報》8月11日報道】印度首艘國產航母是印度歷史上最龐大的戰艦,這也意味著印度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建造此類大型艦船的國家。這艘由科欽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航母預計將在今后幾年成為印度海軍實力的中心。 海軍設計局官員賽巴爾·森海軍準將透露,“維克蘭特”號長260米、寬60米,航速超過28節(52公里/小時)。 森對印度亞洲新聞社記者說:“航母飛行甲板是足球場的兩倍多,動力電纜約2500千米,其他電纜1000千米,發電容量為24兆瓦?!?/p> 他表示,“維克蘭特”號可搭載超過30架飛機和直升機。 這艘航母用各色彩旗進行了裝飾,展現出奮斗多年的航母工作人員的喜悅之情??茪J造船有限公司負責人蘇布拉馬尼亞姆海軍準將稱,航母建造過程中采用了多項創新技術。 這艘航母由印度海軍的設計機構設計而成。負責戰艦建造的奈爾海軍中將表示,航母下水會令每一個印度人感到自豪。 竭盡全力打造“藍水海軍” 【法新社新德里8月11日電】印度第一艘本土建造的航母將于12日下水,這一項目比計劃拖后了兩年,估計耗資50億美元。 印度政府正花費數百億美元將其蘇聯時代的軍備更新換代,以在不友好的周邊環境下加強國防。 2009年,印度公開了排水量6000噸的“殲敵者”號核潛艇的建造計劃,它是印度建造五艘核潛艇計劃的一部分,潛艇可以攜帶具有核彈頭的導彈和魚雷。 曼莫漢·辛格總理說,他“很高興看到核反應堆裝入‘殲敵者’號,印度第一艘本土生產的核動力潛艇現已達到臨界點”。 臨界點指的是核反應能夠自我維持的一個點。 印度另一艘“超日王”號航空母艦將于年底交付,比計劃推遲了四年多,它的前身是俄羅斯“戈爾什科夫元帥”號航空母艦。 2011年底,俄羅斯將排水量8140噸的“獵豹”號攻擊潛艇交給印度,比計劃晚了兩年以上。 印度此前已經擁有一艘航母-1987年從英國購進,被重新命名為“維拉特”號。 畢馬威管理咨詢公司說,2010年至2016年,印度將花費1.120億美元用于購買重要的國防裝備。 【新加坡《海峽時報》8月10日報道】題:印度海軍的分水嶺時刻 在中國日益自信的姿態將世界各大國吸引至該地區之際,印度斥資數十億美元建造的首艘國產航母將于12日下水,成為印度海軍的重大里程碑式事件。 排水量四萬噸的“維克蘭特”號將在南部的科欽造船廠下水,將讓該國朝著在2020年前實現擁有兩個航母戰斗群的“藍水海軍”夢再近一步。 藍水海軍是指能夠在遠離本土的海域執行作戰任務的海軍。印度此前只有一艘輕型航母,即已建成50年、更大程度上是一件展示品而非作戰機器的“維拉特”號。 “維克蘭特”號讓印度躋身能自行建造如此規模航母的精英集團之列。退役海軍中將阿努普·辛格對本報記者說:“這將是我國的一個歷史性時刻,是我國軍事技術實力的一大飛躍?!?/p> “維克蘭特”號下水時間因建造速度緩慢和齒輪箱存在問題而推遲,表明這一工程非常復雜。這艘航母將進行更多試驗,并在裝備完成后于2018年前后交付海軍。在亞太緊張局勢再起之際,這艘航母將增強印度海軍的實力。 位于新德里的智庫印度海事基金會的前會長烏代·巴斯卡爾說:“中國人將密切關注(“維克蘭特”號)下水,因為這將對地區安全產生長期影響。” 發展航母沖著中國而來? 【法新社印度科欽8月12日電】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專家拉胡爾·貝迪說,“維克蘭特”號將被部署在世界商業與經濟利益交匯的印度洋地區。印度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考慮的是以中國作為對手。 分析人士說,總體來說,印度在防務力量上遠落后于中國,這使得在發展國產航母的競爭中擊敗地區對手意義重大。 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去年9月服役。據報道,北京正計劃在未來建造或購買一艘更大的航母。《簡氏防務周刊》本月早些時候稱其見到了一些證據,表明中國可能正在上海附近造船廠建造其第一艘國產航母。 【香港星島環球網8月12日報道】 印度為何要鍥而不舍地發展國產航母? 《印度快報》9日在標題中明確地回答: “首艘國產航母將為印度海軍力最增添更多利齒。” 對于印度發展自己的航母,印度內外不少媒體立即將目光轉向中國。奧地利《標準報》說,印度正在跨入航母時代,印度的航母熱與亞洲大陸的對手中國的軍事崛起有關。 近來,西方媒體十分關注中國“國產航母”的動向。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網站日前刊登了一篇題為“這是否就是中國第二艘航母”的報道,根據一張衛星圖片推斷出中國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無獨有偶,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也稱,中國未來的航母不僅將包括像“遼寧艦”這樣的滑躍式航母,還將包括先進的彈射式航母,可以搭載重型艦載戰斗機赴遠洋作戰。 不過,對于一些媒體炒作印度開發先進武器是針對中國,中國官方一直不為所動。事實上,對于印度開發先進武器,中國很少發表強硬表態。去年印度成功試射遠程導彈后,中國外交部的表態是,中印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合作伙伴。 奧地利《維也納日報》9日報道,目前亞太各大國紛紛購買或發展海軍力量,建造新航母:印度的國產航母本周一下水,“出云”號直升機航母則成為日本二戰以來最大的戰艦。太平洋正在開始世界最激烈的“海軍軍備競賽”。 美國《時代》周刊則稱,美國是亞太地區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在第三、第七兩個艦隊共部署了五艘核動力航母。 針對亞洲的航母發展動態,國防大學李大光教授認為,可以確認的是世界航母正在向亞太地區“匯集”。如此復雜的局面是中國不愿意看見的。中國在如此復雜的海洋環境中生存需要智慧與勇氣,從裝備的現代化發展角度看,中國采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策略,認真做好自己的事,這是參與亞洲海洋博弈的現實選擇。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13]印度國產航母下水有多大效應
- [ 08-13]印度歡呼國產航母下水 西方媒體炒作“領先中國”
- [ 08-13]印度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真正具備作戰能力尚待時日
- [ 08-13]印度籌劃再造倆航母 成世界第五個自主建航母國家
- [ 08-12]印度國產航母將下水 最終成本超預算10倍
- [ 08-11]印度新航母被指針對中國 亞太航母將最密集
- [ 08-11]印度首艘國產航母明日下水 比原計劃推遲近4年
- [ 07-29]印媒稱印度擬貸款幫越南武裝海軍 欲繼續勘測南海
- [ 07-24]俄售中國蘇35惹印度不滿 印求購美制武器遏華
- [ 07-16]俄專家稱印度租借俄核潛艇可縮短與中國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