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加大投入為“衡邵干旱走廊”長久“解渴”
www.fjnet.cn?2013-08-10 07:22? 賈茜?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71歲的戴貽船挑著扁擔走在田埂上,放下兩籮剛摘來的干癟玉米,忍不住在自家注定絕收的水稻田前駐足。“以前我從那里挑水澆田,但現在塘干掉了。”老人指著坡下一處干涸的山塘說。這口已見底的山塘并不深,周邊分布著許多農田。據老人介紹,往年這片農田的灌溉都是靠這口塘。 “水渠失修、山塘淤塞是今年抗旱中凸顯的主要問題。”祁東縣防汛抗旱辦公室主任周玉成介紹,在此輪迎戰罕見大旱過程中,水渠失修滲水、水庫有水卻放不下來的情況常有發生,水資源浪費大。 周玉成說,這些年國家加大對水利工程投入,縣里很多水庫都得到加固,蓄水能力大大增強,經加固的水庫在抗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國家對農田小水利工程的投入尚未啟動,灌區配套工程,如水渠修復、山塘清淤還有待進一步開展起來。” “衡邵干旱走廊”多個產糧縣市抗旱時,遭遇了同樣的難題。和祁東一樣,這些產量地區的稻田分布呈現集中、分散兩種典型形態。“在稻田較集中的地區,難在水渠失修滲水,水庫有水放不下;在分散區,山塘因淤塞導致蓄水能力弱。”祁東縣水務局黨委周斌生說。 “衡邵干旱走廊”地區農田小水利工程建設問題已經得到上級重視。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抗旱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1月《衡邵干旱走廊綜合治理規劃》正式獲批。從今年起,湖南將連續8年共投資401億元解決該區域干旱問題,重點實施水源工程、灌溉工程、飲水安全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節水工程、產業結構調整、管理體系建設和監測預警八大工程。該規劃特別提出,要加大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力度,要求建成一批高標準農田水利建設示范縣,全面提高農業抗災減災能力。據了解,規劃區內建設中的小農水重點縣有10個,新增小農水重點縣16個。 該負責人表示,在國家投入同時,種糧收益的提高、土地流轉制度的推進也對農村小水利工程建設至關重要。他坦言,需修復的水渠、山塘涉及面太廣,單靠國家財政不太現實,建設過程也離不開農民。但現在糧價收益遠低于農民外出做工所得,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興修水利熱情更小,這些可能需通過改善糧價收益等措施提高農民積極性。與此同時,分散經營背景下容易出現“一戶多塘”、“一塘多戶”的情況,像清淤這樣的維護工作,農民之間容易出現相互推諉。在未來集約規模經營的條件下,農民參與農田水利建設的主動性應該會更高。(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