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興趣"轉到小而精" 連鎖大賣場遭遇利潤瓶頸
www.fjnet.cn?2013-08-09 19:46? ?來源:中國廣播網 我來說兩句
中廣網北京8月9日消息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英國最大的零售商樂購進入中國市場10年,不但市場份額日漸萎縮,而且樂購品牌可能即將在中國大陸市場上消失。據英國媒體報道,樂購已經同意將在華業務與華潤萬家合并,由于華潤的股份更多,華潤萬家的名字很可能取代樂購。與此同時,沃爾瑪、家樂福等洋巨頭在華也遭遇利潤瓶頸,時至今日,歐美的大賣場模式是否已經過時? 創立于1919年的英國的樂購2004年進入中國市場,當時它投資數十億英鎊,希望與沃爾瑪、家樂福分食中國市場,鼎盛時期它在中國48個城市擁近140家樂購大賣場。不過樂購在華的發展并不順利,由于利潤下滑,相繼關閉了上海、紹興、杭州多地門店。 上海聯華超市食品采購主管顧德林說,樂購將歐洲的大賣場模式搬到了中國,但由于我們沒有開車去郊區購物的習慣,所以只能把大賣場開在市區,上萬平米的大型賣場成為了樂購的負擔;相比之下,本土企業店面小,更靈活。 樂購、沃爾瑪、家樂福、歐尚、麥德龍這些洋巨頭在華的門店幾乎全部是大賣場模式,面積在兩萬平方米左右。相比之下,我國本土商超各具特色,更加靈活。比如上海聯華有普通商超,也有小超市和便利店模式,門店更多、布局更廣;北京的物美有2至3層的大賣場,也有2000平方左右甚至面積更小的普通超市;華潤萬家主打高端、進口食品,面積不超過5000平,而且都位于城市核心的商圈。 樂購、家樂福等洋巨頭在華遇到了本土企業的全面阻擊。物美集團前董事長吳堅忠說,外資在華全面鋪開,對當地市場的了解不如本土企業。 吳堅忠:它們對應某一個區域可能靈活性沒有我們那么大,因為我們還沒有很固定、很成功的模式,所以我們還在探討,圍繞消費者需要什么東西來探討。第二,每一個中國的零售業都是土生土長做起來的,所以和消費者接近的機會比較多。 這些堅持大賣場模式的洋巨頭不僅在華受到阻擊,在全球以及他們老家利潤也不理想。家樂福業2012年財年銷售額同比增長僅有1%,在歐洲利潤出現下滑,并且相繼退出日本、韓國和俄羅斯市場;沃爾瑪今年第一季度,在美國銷售下滑1.3%。英國的樂購也是每況愈下,我們來聽一段《每日電訊報》的報道。 樂購在2012財年公司營業利潤同比下滑13%,在剛剛過去的3個月中,樂購集團旗下的超市like-for-likes在英國的市場份額下滑了1%,這讓市場感到吃驚。在國際上,樂購也表現不佳,除了匈牙利和馬來西亞,其他9個國家的市場份額全部出現下滑。現在樂購處于一個非常棘手的階段。 美國前段時間有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最受歡迎的超市不是大名鼎鼎的沃爾瑪、Safeway,而是德國姐妹超市阿爾迪(Aldi)與喬氏商店(Trader Joe’s)。 阿爾迪是一家以經營食品為主的連鎖超市,在德國境內有3600多家;國外連鎖店1000多家,其中僅在美國東部就開辦了近600家分店。阿爾迪的大部分連鎖網點設在市中心居民區和各個小城鎮,低收入者、老年人和家庭主婦的采購十分便利。它的面積500至800平方米,每家店只設兩三個銀臺,營業人員僅為4—5人,經營的商品只有600至800種。 喬氏商店面積也不大,產品種類只有沃爾瑪的1/10,但在這里你能買到在其他超市很難買得到的東西,比如,充滿異域情調但又平價的食品,像比利時黃油華夫餅干、泰國辣椒腰果,還有一些健康的有機食品,如山雞生的雞蛋、手工精釀啤酒等等。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01]美國"第一夫人"偷溜白宮去廉價大賣場購物(圖)
- [ 09-13]雙節給力“大放價”,圣瑞德家紡商城特惠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