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7月份中國經濟主要數據:經濟企穩的積極跡象
www.fjnet.cn?2013-08-09 18:36? 劉錚、高敬、王希?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記者 劉錚、高敬、王希)當下中國經濟走向萬眾矚目,9日公布的7月份一系列主要經濟數據給人描繪出怎樣的經濟圖景? “工業增速反彈超預期,投資、消費和物價都比較平穩。對月度數據還需繼續觀察,但可以說經濟企穩的積極跡象越來越明顯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 從月度經濟增速的代表性指標工業增速看,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7%,增速比上月加快0.8個百分點。從兩大內需看,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2%,增速比上月略微回落0.1個百分點;前七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1%,增速與上半年持平。 “工業增速的反彈,主要原因是市場預期好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經濟增速短期起伏主要受企業庫存影響,而企業庫存更多受市場預期影響。近來市場預期好轉,使得許多企業開始補充庫存、擴大生產,拉動了工業增速反彈。 正處于增速“換擋期”的中國經濟,市場尚未完全適應導致預期波動較大。去年四季度經濟增速的小幅反彈,使得市場一度對增速持續回升抱有過高期望。今年上半年連續兩個季度的增速回落,又使得市場預期一度過于悲觀,影響了企業生產進而影響了經濟走勢。 其實,對于轉型陣痛期的中國經濟而言,過于悲觀沒有必要,過于樂觀當然也不現實。隨著減輕小微企業稅負、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棚戶區改造、加快中西部和貧困地區鐵路建設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穩增長”政策措施的出臺,特別是關于經濟增長“上限”和“下限”的明確提出,使得市場預期開始清晰、向好。 此前發布的全國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結果顯示,7月份反映企業信心的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6.4%,比上月上升2.3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3個月的下降。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降幅收窄,將會繼續提高企業擴大生產積極性。7月份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 “最近一兩個月,‘穩增長’措施逐步顯現,一些重大項目進度加快。中國經濟主要增速指標出現企穩甚至反彈跡象,特別是進口增速反彈至兩位數反映國內需求的改善。”王軍說。 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進出口數據雙雙由負轉正。其中,出口同比增長5.1%,進口同比增長10.9%。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陳鵠飛認為,受美國等經濟好轉拉動,中國外需顯露季節性回暖跡象。而受“穩增長”政策拉動,進口需求開始擴張,從與內需高度相關的第一大進口商品原油看,7月份原油進口增速由上月的2.07%擴大至19.14%,連續第二個月增速反彈。 此前發布的鐵路貨運數據,從另一個側面驗證了經濟企穩的積極跡象。7月份全國鐵路貨運量轉跌為增,完成貨物發送量2.6億噸,同比增加646萬噸。 積極跡象振奮人心,不過當前還遠未到可以長舒一口氣的時候。王軍認為,從PPI仍運行在負區間可以看出,產能過剩的出清還需要艱苦努力。未來要密切加強對經濟走勢的監測,當前出現的積極跡象能否成為轉折性趨勢還要再觀察一段時間。 張立群認為,“穩增長”的政策重點在“穩”,把中國經濟增速穩定在7.5%左右、為經濟轉型和深化改革創造良好條件才是最重要的。不能一味刺激增速,也不能一味期望增速持續反彈。 “既不能不顧發展環境和條件變化盲目刺激經濟增長,也不能放任經濟減速跌出合理區間。要把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統籌起來考慮。”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認為,有信心實現7.5%左右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9]日本智庫眾說紛紜說釣魚島 偏右派認為寸步不讓
- [ 08-09]中國帶動全球近1/3經濟增長 貢獻率是美國3倍
- [ 08-09]中國重新定義增長 西方誤讀中國經濟重要信號
- [ 08-08]給狠狠地招商潑幾瓢冷水
- [ 08-08]福建省財政廳提出七項措施力促下半年經濟穩定發展
- [ 08-08]美國房價急升具有兩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