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人員:PX項目如果不落地就會變成“包袱”
www.fjnet.cn?2013-08-02 07:12?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PX焦慮”根源是什么 項目決策程序不夠透明;公眾對環評、安全、監管不太信任,容易相信網絡不實傳言 上網查詢PX,稱其“高毒、致癌”的網帖隨處可見。北大文科研一學生小韓告訴記者,原先她也相信這類網帖內容,但在深入了解PX之后,她說,“我被危言聳聽的網文給忽悠了。” “公眾誤以為PX高毒高風險,錯誤消息才會瘋傳。我們對PX科學知識的普及還不夠。”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汪文川說。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何艷玲則分析,“PX項目決策程序透明度有限,所以公眾有被蒙在鼓里的感覺;有關信息和知識公眾不了解,項目帶來的風險對公眾來說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人們的恐懼易被放大,謠言乘虛而入,久而久之就演變成恐慌。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管治學教授李萬新長期研究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關系。她認為,內地PX項目的成本和收益分配不均衡:政府推動化工項目,項目收益主要是企業和政府獲得,環境風險卻由當地居民承擔。民眾看到成本收益不均衡,就會反對。 香港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表示,內地有些地方政府引入化工項目主要考量是經濟效益,卻忽略了對居民環境風險成本的考慮。加上化工項目牽涉公眾利益,如果缺乏必要的社會咨詢和溝通,民眾不了解項目具體情況,極易受蠱惑性信息的誘導。 香港嶺南大學政治學教授張泊匯分析,居民容易受蠱惑性信息誤導,原因在于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不足。由于不信任生產者的管理和政府的監督,當地人當然不愿為后續的社會成本埋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指出,對待PX項目,公眾情緒存在一定程度的理性缺失,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公眾對PX敏感主要是擔心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和政府安全監管的缺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7-30]黨報稱全球PX項目幾十年未出過大的安全事故
- [ 07-10]PX項目:推進民主科學決策
- [ 07-10]環保部長:聽說世界四大尷尬部門含中國環保部
- [ 06-27]化解PX式困局需要三方理性
- [ 06-26]昆明煉油項目環評報告難尋PX
- [ 06-24]揭開PX的神秘面紗:究竟是什么?外國人為何不怕?
- [ 05-15]PX項目變成無解命題:政府想上馬 民眾去散步
- [ 05-13]昆明就煉化項目召開懇談會 民眾建議建問責制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