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會:器官捐獻資源掌握在紅會手中一說不成立
www.fjnet.cn?2013-07-09 06:53? 李紅梅?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對捐獻者缺乏人道救助金 器官捐獻者在任何國家都是應該被尊重的,由于其完全的利他行為,國際上認為這群人應該得到關懷,但多數不贊成從經濟上進行人道救助。但是我們國家的醫療保障體系尚不健全,對捐獻者貧困家庭的人道救助就顯得尤其必要,內容包括捐獻者的喪葬費、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費等等。這一方面因此成為管理中心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高新譜介紹,在國外,器官捐獻的所需費用都是由移植受者的醫保轉移支付,來源比較穩定,保障捐獻者的權益,比如德國。然而我國對捐獻者的費用,以及對其配偶、子女、父母的人道救助金,尚沒有明確的規定。這3年器官捐獻者的費用,主要來源于地方政府以及一些器官移植醫院的自愿捐贈。 人道救助金不能僅靠醫院自愿捐贈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如何改變人道救助金缺乏的現狀?高新譜認為:“應該有一個較長效的救助辦法。我們已經擬定了辦法的草稿,經過一些程序后擇機發布。”據他介紹,按照該辦法,救助金主要由中央彩票公益金、社會捐贈金組成,救助對象為捐獻成功者及其家屬,其要主動申請,還要經過嚴格審核、科學評估。 器官捐獻體系仍需完善 2010年器官捐獻啟動,至今剛走過4年,去年才批復設立的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正式運作只有半年時間。 在機構方面,目前只有天津市設立了省級管理中心,絕大多數未設立獨立的管理機構,辦公經費難以籌集;在法律方面,可依據的法律只有2007年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其中對紅會開展這項管理工作,只提出了“依法參與器官捐獻宣傳等工作”。對器官捐獻的獲取、分配與共享等工作,沒有更多的法規來支持。 由于供與需的懸殊過大,每年器官衰竭的病例在30萬左右,而只有不到1萬人獲得器官移植。同時涉及人的生命以及道德倫理問題,使這項公益性的工作不僅專業而復雜,難以一蹴而就。 高新譜介紹,紅會及管理中心將對器官捐獻體系進行完善。具體包括幾項內容:今年年底前爭取所有省份開展器官捐獻工作;推動《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的修訂工作,進一步對紅十字會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進行明確和細化,同時積極推動將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納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實現器官捐獻信息全國聯網等。 目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已經按照有關程序完成了信息化研發的招標工作。今年力爭在研究借鑒國外成功模式的基礎上,將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者登記管理系統研發成功并上線。 該信息系統的主要作用是:一要為公眾報名登記提供便捷方式,對報名登記信息進行科學管理;二要為協調員開展捐獻工作提供幫助,實現對捐獻見證工作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三要與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實現對接,解答器官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問題;四是通過對數據的科學統計分析為下一步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也為公眾了解器官捐獻信息提供途徑。本報記者 李紅梅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9]媒體談器官捐獻疑云:暴露公正透明分配機制缺失
- [ 07-08]廣東省紅會回應傳聞稱:器官捐獻“100%通過系統分配”
- [ 07-08]多地紅會被指以器官資源要求醫院捐款 回應稱系造謠
- [ 07-08]“人為干預”器官分配引發利益之惑
- [ 07-08]中國2/3捐獻器官由紅會掌控 醫院使用需先捐款
- [ 07-05]母親為救患尿毒癥的兒子 街頭掛牌欲賣器官
- [ 07-05]母親為救患尿毒癥的兒子 街頭掛牌欲賣器官
- [ 07-03]為何恙蟲專咬人類下體 專家稱隱秘部位皆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