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奶粉暴利遭質疑 惠氏等洋品牌降價“自保”
www.fjsen.com?2013-07-05 09:41? ?來源:今日早報 我來說兩句
分析 洋奶粉“高毛利”時代將終結? 國內一家奶粉企業負責人表示,一些進口品牌奶粉的成本價尚不足100元。但是,近幾年裹著“進口奶源”或“原裝進口”外包裝的嬰幼兒奶粉價格是國產奶粉的兩倍以上,200多元一罐的價格遍地開花。進口奶粉較高的終端零售價也因此帶來了畸高的毛利率。 資料顯示,洋奶粉近十年保持著每年10%到15%左右的集體漲幅。從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至今,平均漲價幅度更是超過60%,其中有多款相同品牌、容量的進口奶粉國內外價差已超過兩倍。洋奶粉在國內市場的高價問題愈演愈烈。從中不難看出,國人對于本土品牌奶粉的不信任心態被洋奶粉抓住了,借此打造高品質形象以實現高價位的目的。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洋品牌奶粉,總體約占國內市場份額的60%,在一線城市更是占到85%以上。 在杭城不少家庭,很多父母們極力保證孩子的“口糧”必須全部遠渡重洋而來。“花大價錢囤進口奶粉”、“國產奶粉降價了也不買”,身邊不少已步入生育大軍的“80后”父母,不免處于這樣的消費怪圈中。 杭州某大型零售超市采購部徐經理認為,奶粉的利潤在15%左右是合理的,而這幾年“洋奶粉”的漲價風潮頻頻上演,毛利潤能達到60%以上,發改委對奶粉行業的嚴厲懲治,“高毛利”的時代將會終結,最后的結果就是給消費者最公道最實惠的福利,喝到價格合理的進口嬰幼兒奶粉。 但是,在國家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下,身處風口浪尖,幾家“上榜”奶粉品牌緊急降價的行為,卻讓不少人產生擔憂,目前說“效果如何”還太早。 業內甚至認為,“如果洋奶粉接受處罰并降低身價,而國產奶粉又沒能及時恢復消費者信心,那么國產奶粉的價格優勢會變得不那么明顯,可能導致其生存空間更受擠壓。” 為此,國內資深的乳業專家王丁棉曾指出,“只有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任感建立起來,對洋奶粉的依賴感降下來,才能夠讓洋品牌改變在華的定價策略,把高利潤降下來還給消費者。” 歸根結底,未來國內奶粉企業如何才能從“比房子還剛需”的進口奶粉那里分得一杯羹?業內的回答也僅是一句“老生常談”——嚴把食品安全關,真正做好奶粉品質,才能獲得消費者的信任,有望改變目前洋奶粉在華全球售價最高的畸形現象。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4]整治奶粉市場路線圖隱現 九部委連出五招"陽謀"
- [ 07-04]媒體評洋奶粉企業接受反壟斷調查:國貨當自強
- [ 07-04]香港設委員會研究完善奶粉供應 “限購令”或將廢止
- [ 07-04]洋奶粉反壟斷調查有助行業回歸理性
- [ 07-04]遭反壟斷調查 多家奶粉企業緊急降價
- [ 07-03]發改委稱涉案奶企操縱價格知法犯法 或面臨巨額罰款
- [ 07-03]不按規定價格賣就停止供貨 雀巢惠氏等涉嫌操縱價格
- [ 07-03]濟南藥店本月試賣嬰幼兒奶粉 正與奶粉商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