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建設藍皮書發布:社會矛盾總體水平下降6.1%
www.fjnet.cn?2013-07-03 12:37? 童曙泉?來源:北京日報 我來說兩句
社會建設藍皮書發布—— 社會矛盾總體水平下降6.1% 昨天,由北京工業大學、市委社會工作委員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出版的社會建設藍皮書《北京社會建設分析報告(2013)》發布。相關研究表明,北京民生建設進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居民進入改善型住房階段,公眾對政府的信心不斷增強,社會矛盾總體水平下降6.1%。 研究同時提示,北京在公共安全、教育、環境和交通、醫療等方面的矛盾仍在高位徘徊,居民隱性不滿繼續積累。藍皮書指出,應正確認識社會矛盾總體水平,引導促進民眾通過主流途徑解決矛盾,強化政策在解決民生問題中的作用。 教育住房矛盾突出 藍皮書在《2012年北京市社會矛盾基本情況及分析報告》中指出,北京社會矛盾是社會轉型過程中,原發性、輸入性社會矛盾相互交織的結果。2012年的社會矛盾總體水平為51.9,比2011年下降6.1%。其中,物質性矛盾比上一年降低7.9%,至50.3;價值性矛盾比上一年下降4.6%,至53.4。 “研究中的價值性矛盾,主要關注的是公眾和政府間的價值觀念沖突。數據表明,民眾對政府執政的認同比上一年有所增強,但相對物質性矛盾,要更加突出一些。”有關研究人員解讀說。 社會矛盾沖突指數顯示,公共安全矛盾沖突指數最高,是排名第七的“勞動就業”沖突指數的6倍;沖突指數排名第二至第六的,分別是教育、住房、醫療、市政環境、社會保障等。 在這些沖突指數排名靠前的矛盾中,市政環境矛盾是“新面孔”。有57%的市民表示遇到過相關方面的問題,并且平均每個人遇到過1.7個問題。在遇到問題的市民中,有73%表示遇到過環境污染問題,72.3%表示遇到過交通問題。教育問題則體現在教育資源不均衡、擇校壓力、異地高考政策帶來不同利益群體的矛盾等。 研究認為,居民負面情緒積壓嚴重,隱性不滿正在繼續累計。調查顯示,當問題或矛盾損害民眾利益時,抱怨的人在減少,而有9.8%的人表示會自行想辦法解決問題,這已是該選擇連續三年上升。信訪矛盾分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表示,這意味著人們對制度性解決問題的效力的信心在下降。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09]專家稱實現社會公平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點
- [ 06-03]高考改革不能脫離文化傳統和社會現實
- [ 03-27]國務院要求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
- [ 01-29]最高檢:利用社會管理權實施腐敗將嚴查
- [ 11-08]廣東省委書記:以保障權利促利益均衡求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