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A股“翻身”需跨三重山 恐慌情緒趨于消散
www.fjsen.com?2013-06-28 09:07? 魏靜?來源:中國證券報 我來說兩句
經濟超預期下滑風險猶存 除了流動性的“新傷”外,諸如經濟復蘇疲弱等“舊傷”也在不斷發酵,并對市場構成持續壓制。 從宏觀經濟來看,5月經濟數據令市場開始下調經濟增長預期,6月匯豐PMI初值再度創出9個月的新低,經濟數據的“淡季更淡”進一步表明經濟復蘇預期遭遇挑戰。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部分5月數據,5月當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05.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5%;其中主營活動利潤增長8.8%,較4月份同比增速下降2.8個百分點。經濟復蘇放緩的態勢進一步加劇,不排除三季度經濟下滑幅度超預期的可能。 而管理層在此時啟動金融領域的“去杠桿”行為,盡管目的是為了遏制貨幣空轉的現象,進而解決實體經濟籌資難的問題;但一旦金融領域“去杠桿”的預期確立,最終難免會推高實體融資的成本,進而誤傷經濟復蘇。 有分析人士表示,金融領域“去杠桿”,有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與地方政府相關的債務風險上升,進而加劇經濟增速回落的風險。事實上,目前金融領域的高杠桿與房地產及地方政府的高負債密不可分,由于各地的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差距大,未來不排除在“去杠桿”的過程中出現局部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的可能,這將是中期對流動性及A股市場構成持續壓制。根據相關測算,2012年末地方政府性負債介于13.17萬億-15.1萬億元之間,對應的每年利息支出約1萬億元,也就是說當前地方政府的債務率已經處于不低的位置了。 不過,中期來看,當前“去杠桿”的行為也是順應經濟轉型的一大選擇。畢竟,長痛不如短痛,雖然短期經濟降速在所難免,但在現階段中央政府財力雄厚、政府債務風險尚屬可控的背景下,此時“去杠桿”的時機也較合時宜,不太可能導致重大的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出現。 而當預期之外的流動性沖擊正趨于淡化之時,三季度經濟可能超預期下滑的風險將逐步走向“臺前”,并成為決定市場走勢的最關鍵因素。如果7月初公布的6月數據下滑的幅度超出預期,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對7月的超跌反彈行情“大打折扣”。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5]羽球冠軍張軍談炒股:最好時一天賺8萬 現在?先保本
- [ 03-07]外圍市場連創歷史新高 A股為何還在“過山車”
- [ 12-05]A股淪為“菜市”5元以下個股達595只
- [ 11-29]A股再創4年新低 18.4億資金逆市涌入三行業
- [ 09-27]機構跑路散戶離場 A股終究破了2000點
- [ 08-02]證監會:9月1日起再降手續費 預計全年降155億元
- [ 08-02]盤點證監會年內三次降費 前兩次A股漲跌不一
- [ 08-02]證監會大幅下調A股交易手續費20% 9月1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