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熱點三分之一是謠言 傳統媒體仍是重要新聞源
www.fjnet.cn?2013-06-25 23:34?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碎片化閱讀引發社會反思 藍皮書還提出,微博引領的碎片化閱讀引發了社會反思。2012年10月,微博名人“和菜頭”宣布停止更新微博,“我懷疑微博的碎片化閱讀對我的大腦有所損傷,很擔憂再也不能讀書和做深度閱讀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亂象 1 網絡反腐陷入混亂無序 雖然網絡反腐借由現代信息技術而具有傳統輿論監督無可比擬的優勢,但由于其自發性、匿名性、虛擬性和開放性的特點,也使網絡反腐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十分突出。 2 網絡舉報信息真假難辨 網絡舉報信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網絡賦予網民的言論自由,然而,一部分網民卻濫用網絡言論自由權,或為了賺取眼球,或為了窺探隱私,或出于發泄私憤,發布虛假信息,進行不實舉報。不明真相的“圍觀”網民以訛傳訛,虛假舉報也獲得很高的點擊率和數量可觀的跟帖和轉發,使網絡反腐陷入真假難辨的混亂無序狀態。紀檢及相關部門不得不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對真假信息進行甄別查證,造成原本就很有限的反腐資源的浪費。 例如,2012年11月30日,有微博曝光“四川達縣縣委書記有9名情婦”,一時引起網友熱議。但經過官方大量的調查取證工作,證實所反映的問題嚴重失實。 而未經查證的“網絡曝光”和“人肉搜索”,容易侵犯公民隱私,對被曝光主體構成網絡暴力。一些網絡舉報人為了使自己的舉報“言之鑿鑿”,不惜詳細羅列與貪腐內容無關的所有個人信息,將被舉報人的真實身份和個人信息暴露在億萬網民面前,甚至盜用他人照片佐證自己的觀點或主張,使其及家人的工作和生活受到許多困擾。例如,網帖所曝“擁有24套房產”的“房嬸”,經紀委查實,只不過是一個普通工程師,而其6套房產也都是合法所得。雖然當事人的清白得以澄清,但其“家庭房產情況一覽表”等個人隱私已被曝光。又如,廈門某女大學生的個人寫真照片被盜用成雷政富情婦照片被大量轉發和“人肉搜索”,對其個人名譽產生了極惡劣的影響。 3 網絡反腐低俗傾向嚴重 網絡反腐低俗化、娛樂化傾向嚴重,給網絡輿論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專家表示,當前,在部分黨員干部中的確存在奢靡浪費、生活腐化墮落等腐敗現象,但這僅是腐敗現象的主要表現之一。實際上,腐敗的表現形式還有徇私枉法、以權謀私、權錢交易、買官賣官等。但從近幾年的網絡反腐案例看,無論是經查證屬實的案例,還是虛假的網絡曝光,大多與“情婦”、“二奶”、“包養”等字眼聯系在一起。究其原因,這樣的“桃色新聞”更具眼球效應,更易引發輿論關注,更易形成社會倒逼,因而受到網民的熱捧。 中國人民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官員形象危機2012報告》表明,2012年經網絡曝光、影響較大的官員性丑聞事件有10多起。但由于缺乏強有力的輿論引導,利用生活作風問題糾腐、反腐的過程出現低俗化和娛樂化傾向。一方面,部分網民樂于關注、跟蹤、渲染官員的“花邊新聞”,以滿足其獵奇心理,或釋放其對腐敗現象的憤慨;另一方面,部分網絡媒體為提升人氣,賺取更多經濟利益,往往對網絡信息不加核實予以轉載,甚至在前一版本基礎上夸大事實,或使用敏感字詞博取眼球,為低俗信息的傳播推波助瀾。低俗信息被不斷放大傳播,不僅不利于營造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對廣大未成年網民的身心也造成傷害。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4]山西男子散布“3人被大雨淹死”網絡謠言被行拘
- [ 06-23]中央黨校聲明對網絡謠言追責 爆料人聲稱撿到手機
- [ 06-13]網絡謠言呈激增之勢 辟謠艱巨折射管理機制滯后
- [ 06-05]專家:三特點致網絡謠言危害大 應加重懲治造謠者
- [ 05-29]愛護互聯網,就是珍惜表達權
- [ 05-29]陳里:要對網絡謠言微博發布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