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扶貧搬遷困境:資金緊缺戶籍難落無地可分
www.fjnet.cn?2013-06-24 11: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高山扶貧搬遷有多難 高山扶貧搬遷,是在發展滯后地區推動城鎮化進程,縮小區域、城鄉差距的重要手段。但如何“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對當地政府政策設計,生活設施配套、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重慶石柱縣龍沙鎮原來場鎮人口有2000多人。從2008年以來,先后有800多名高山生態扶貧搬遷群眾自愿進入場鎮拓展區集中安置,住上了干凈整潔的巴渝民居。 “結合高山生態扶貧搬遷,龍沙鎮場鎮人口增加了將近1/3,場鎮建設規模也擴大了約1/5。”龍沙鎮黨委書記譚燕子說,農村群眾自愿進城,一方面可以就近獲得城鎮便利的就業、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另一方面也成為新增的城鎮人口,助推了城鎮化的發展。 與之對應的是,重慶奉節縣長安鄉有8戶分散居住的村民,僅為他們通電就花去70多萬元扶貧款。若要修通道路,至少還要400萬元。結果是,這8戶村民目前仍過著雖然通電但依然貧困的生活。 日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先后赴重慶彭水、酉陽、巫山、奉節、石柱等區縣,對秦巴山區、武陵山區這兩個國家級連片貧困山區的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工作進行采訪調研。 本刊記者發現,重慶市正在推進的高山生態扶貧搬遷,與城鎮化發展有效銜接,是在發展滯后地區推動城鎮化進程,縮小區域、城鄉差距的重要手段。據了解,未來5年時間,重慶將有50萬群眾實現高山生態扶貧搬遷。重慶鼓勵進城務工有穩定收入來源的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對象舉家轉戶進城、進集鎮安置;而對繼續從事農業生產的搬遷對象,實行“高轉低、遠轉近、坡轉平”,相對集中安置。 50萬群眾如何“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對當地政府政策設計,生活設施配套、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