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項規定執行追蹤:縣委書記1晚仍陪7撥客人
www.fjnet.cn?2013-06-19 07:42? 侯琳良、王漢超、汪志球、曹樹林?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部分省市查處違反八項規定情況 制圖:宋嵩 數據來源:本報記者侯琳良、王漢超、汪志球、曹樹林、朱磊、張志鋒、姜峰采訪整理 中央八項規定頒布以來,各地出臺各項措施貫徹落實,力求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地方落實情況如何,基層干部有何反響,還有哪些“作風之弊、行為之垢”需要注意?記者在基層觀察實效。 依靠群眾常態監督 “豪宴”變“家常菜”、“燕鮑翅”變“小炒肉”……在河南采訪期間,記者眼見著一些豪華裝修的大酒店在這半年內陷入困境,紛紛改名以謀轉型求生存。 對吃喝腐敗,不僅群眾痛恨,多數領導干部也甚為厭惡,一位干部曾對記者說,大吃大喝自己良心也難以安放,就那么一份成本只有幾十塊錢的海參,在小米雜糧里泡一泡就要488元,一碗飯吃掉自己月工資的1/4,自己也心疼,這樣的鋪張浪費,還能持續多久?而八項規定一出,可以光明正大推掉一些飯局了,身體好了,心理上也不必再受譴責。何樂而不為? 但當前改革進入了深水區,要形成常態效果,常態監督不可少。本報一版曾刊發《捕捉“公車私用”身影》,曝光了河南部分景區會所多起公車私用,在河南引發不小震動,相關部門紛紛做出嚴肅處理。在報道涉及的某一國企系統內,現在執行公務去車站接人干脆開私家車,問原因,他們說媒體在監督。當然,也許這有點矯枉過正,但反映出輿論監督的正面力量,把群眾發動起來一起監督,再難的改革也能推進。比如,河南濟源就要求所有公車貼上紅色標志,這樣“醒目”的車誰還敢堂而皇之地開去吃飯停在景區?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6-18]人民日報:八項規定已深入人心
- [ 06-17]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八項規定對經濟短期影響有限
- [ 06-13]“八項規定”滿半載 新風吹落兩千余違規官員
- [ 06-06]延安市城管局長被指擁豪華公車 超部長級(組圖)
- [ 06-02]“八項規定”出臺半年 “低調的奢華”仍須警惕
- [ 05-31]2290人次違反八項規定受處理
- [ 05-09]山西高檔酒店生意慘淡 公職人員不愿在外就餐
- [ 05-01]人民日報:不把權力關牢關緊 難斷公款吃喝暗流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