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沿線湖泊漁民收網 轉型生態養殖
www.fjnet.cn?2013-06-18 14:48? ?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漁民 “每次聽游客贊湖美,心里都會一樂” 在退漁還湖的過程中,湖區的幾十萬漁民無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43歲的張明安就是其中的一員。他是土生土長的微山人,在南四湖沒有治理之前,他過的就是典型的漁人酒家的日子。如今他不能再養魚了,湖邊上的小酒家也停業了。為了養家糊口,他開始出去打零工。 永勝北村是微山湖區一個典型的漁業村。劉培雪是永勝北村2組的村民,2012年3月前,她的外塘(指湖面上)網圍養殖面積達200畝以上,平均每年能夠凈賺10萬元左右。因為土方法養魚蟹對湖水有污染,去年3月份就開始拆了。如今劉培雪和丈夫賣掉了住家船,到永勝社區買了一套117平米的商品房,開始了陸居生活。丈夫經村里介紹重新創業,去了正在建設中的永勝煤礦打工。 “永北村外塘網圍養殖的面積2012年3月前已經發展到20000多畝,后來壓縮到3000畝,這個數字和社區里的永南、微西、渭河其他3個村一樣,每個村都是從200多家外塘養殖戶縮減到40多家或者50多家。”永勝北村黨支部書記劉林舉說。 今年55歲的東平湖漁民徐福民則改行做了旅游船司機,“五一”假期,他每天都要開七八趟船,每次聽到游客贊美東平湖風光好,他心里都會高興,“這里面也有我的一分功勞。” 轉型 探索生態環保養魚模式 限漁并非完全等同于禁漁,當地的漁民和漁業部門也在探索更加生態、環保的養魚模式,既能充分發揮水資源的優勢,又不造成污染。 早在2012年,濟寧市政府就邀請相關漁業及環保專家制定了《南四湖漁業功能區劃與養殖總量控制規劃》。其中規定了常年禁漁區、生態修復區及生態養殖區等。同時要求,河蟹生長期內全部投喂湖中天然餌料生物,養魚區開展非投餌性魚類養殖。 而在微山縣魯橋鎮七村,已經養殖烏鱧很多年的村民老張翹首企盼,烏鱧養殖池塘生態化改造完成后,他能分到一個大約5畝大小的池塘,比他現在的池塘要大上一倍多,還將獲得技術、銷售等諸多方面的支持。 微山縣副縣長刁云強說,魯橋鎮有養殖烏鱧的傳統,被稱作烏鱧之鄉,在這里很多村民都自己挖池塘養殖烏鱧,但是由于各自為政,池塘有大有小,而且很多養殖廢水都是直接排進大湖,造成污染。 根據《東平縣“十二五”漁業發展規劃》,東平縣也將建設東平湖生態漁業區、優質魚養殖漁業區和觀光休閑漁業區。到2015年,東平湖淡水魚產品全部達到綠色標準。記者 孟敏 王洪磊 邵藝謀 馬輝 陳文進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13]濟寧新城擅建濕地高爾夫 或影響南水北調水質凈化
- [ 06-10]長江水歷史性穿越黃河 南水北調山東段工程全線試通水
- [ 05-31]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段試通水圓滿成功
- [ 05-31]南水北調東線一期:直接供水受益人口6000萬
- [ 05-30]南水北調東線沖刺三季度通水目標 江蘇段開始試通水
- [ 05-30]"四問"揭秘南水北調江蘇工程 不會影響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