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政府審批企業項目時間最長為1500天
www.fjnet.cn?2013-06-17 07:26? 陳清泰 張永偉?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2.強監管:政府干預要減,監管能力要強 調查顯示: 近90%的企業認為政府監管對保障公平競爭環境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其中有35%認為監管嚴重不到位。假冒、仿制、不正當競爭等屢見不鮮;環保、安全、質量等方面監管力度不足;行業標準落后且實施不嚴。企業呼吁,政府干預要減,監管能力要強。 建議: 加快對創新活躍行業的監管體制改革。以醫藥和醫療器械行業為例,我國醫藥監管能力不足(美國有1.2萬名藥品審評員,而我國專業審評員只有87人),導致創新產品候審時間長、評審周期長,無法預期何時獲批。建議在電子信息、互聯網、電子商務、醫藥和醫療器械、能源等創新活動最為活躍領域,率先建立既能保障安全,又能促進創新的現代監管體系。 強化國家標準的約束力。多數企業認為,我國現行的技術、質量、環保、安全、衛生、能耗等許多標準已經落后于我國發展階段,而且執行不嚴,有的還受到地方保護。一家鋼企反映,歐美國家各種建筑鋼材標準強度不小于500兆帕,我國只有螺紋鋼的標準是400兆帕,由此導致使用等量的鋼材,我國的建筑壽命會縮短1/3以上,保證同等的壽命就得多用很多鋼材。 集中整頓典型的破壞市場秩序行為。2012年,三大石油和國家電網公司的各類應付款總計超過1.5萬億元,高鐵建設拖欠超過一年的工程款已超過1000億元。2011年政府采購額已超過了1萬億元。國企和政府年采購額巨大,但付款期越來越長,很多在180天左右。拿不到貨款的中小企業,又向下游賒欠,擴大了三角債。一家面向央企銷售的民企2012年營業收入2.44億元,而應收賬款總額為1.42億元,占該年營業收入的58%。建議政府采取專項行動,限制政府部門和大企業的拖欠賬款行為,這對改善市場秩序有標志性作用。 加快壟斷領域改革。民營企業雖可參與鐵路、油氣管網等新放開領域的投資,但難以實質性參與經營,一些民營資本無奈撤出。建議政府落實各種所有制經濟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承諾,力求短期內在金融、基礎設施和能源等領域使民營資本的進入有實質性突破,建立市場信心。建議政府修改《反壟斷法》,改革并強化執行機構的權能和獨立性,使其有足夠能力公正地執行法律賦予的使命。 3.減負擔:從稅費和社保入手,減輕企業負擔 調查顯示: 目前企業繳稅已占營業收入近10%,全國24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100多家公司上交的稅費是其凈利潤的5倍以上。我國社保費率約為40%,在全球125個國家排名前12,僅低于羅馬尼亞、捷克、波蘭等國家,較美國(16.1%)、日本(25.24%)、韓國(15.13%)等高出很多。 建議: 實行結構性減稅。一些企業認為研發費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政策是激勵創新最有效、最公平的政策。如果支持創新的普惠性減稅由目前的100多億元上升到500億元,其效果將勝過財政每年上千億元的科技經費補貼。出口退稅和重大技術裝備進口免稅政策的辦理手續仍較繁瑣,企業反映退稅到賬一般要半年至一年。如果退稅時間減少一半,對于出口型中小企業相當于流動資金增加了50%。 優化稅制結構。我國仍以流轉稅為主體,增值稅和營業稅等占稅收總額的54%,而發達國家多不超過30%。流轉稅以貨物和勞務流轉額為計稅基礎,銜接環節極易出現重復征稅,且未考慮企業是否盈利。建議政府增加財產稅等直接稅種,相應減少流轉稅等間接稅種,加快推廣“營改增”的稅制改革。 規范行政性收費。各類行政性收費已超過企業營業收入的1%,收費項目名目繁多。除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價格調節基金、工會經費等國家列明的基金項目外,一些地方還征收河道修建維護費、代除雪費等。土地、礦產等領域的收費項目更是多達數十種,某些地方繳費額已達企業營業收入的8%。建議國家組織一次行政性收費的清理,簡政清費,加大“費改稅”改革力度。 減少企業社保支出。從調研情況看,我國企業薪酬支出(含“五險一金”)、職工稅前薪資、稅后薪資,三者的比例基本是1.4∶1∶0.8,即職工稅后收入8000元,企業需支付約14000元,其中6000元是繳社保和個稅。企業社保支出成為用工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建議適當減少企業社保支出,政府分擔更多支出責任。社保統籌部分在員工流動時不能隨之流動,影響了員工繳費的熱情。建議政府推進社保賬戶跨地區攜帶,保障員工權益。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