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出水質型缺水的重圍——環境倒逼水鄉江蘇節水治污
www.fjsen.com?2013-06-16 16:23? 于文靜、陳剛?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北京6月16日電(記者于文靜、陳剛)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污水排放增加,寧靜的江南水鄉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水環境壓力。南方豐水區如何在水質型缺水中突出重圍?江蘇省通過建設循環型節水防污社會給出答案。 為了太湖一泓碧水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詩人曾這樣描繪無錫的美麗風景。然而,經濟發展也帶來了水體污染,數年前的太湖藍藻暴發影響飲用水事件讓很多人記憶猶新。為了“讓太湖這顆江南明珠重現碧波美景”,無錫市加速治理水環境問題。 在太湖新城污水處理廠,副廠長談振嬌向記者展示了無色無味、水質達到一級A標準的處理出水。在這座2009年擴建的污水處理廠,每日可處理15萬噸污水,其中5萬噸用于再生水利用,供熱電公司循環冷卻、濕地生態景觀、市政環衛、綠化、沖廁等用水。 “稀釋污水需要大量的凈水,對于江南水鄉來說,節水就是減少污染排放,保護水源。”談振嬌說。 近年來,無錫積極推廣污水處理再生利用。在紡織、印染等行業推廣污水處理回用技術。2007年以來,新建污水截流管網5450公里,是之前歷年總和的3倍;對老舊居民小區實施雨污分流,市區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5%,全面實施污水處理廠脫氮脫磷處理,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回用率超過27%。 無錫市水利局局長王鴻涌表示,目前,全市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江河湖庫水生態環境總體向好,特別是太湖湖體主要水質指標呈逐年改善趨勢。 建立循環型節水防污生產模式 有“江南魚米之鄉”美譽的江蘇省常熟市,地處長江、太湖下游,雖然水資源豐沛,但利用效率不高,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上游來水水質不樂觀,水問題日益突出。 造紙是高耗水行業,用水效率與水資源息息相關。記者在常熟的跨國紙業公司芬歐匯川(中國)有限公司采訪時了解到,該公司生產全部取用長江水,2012年取水量近800萬立方米。 近年來,該公司響應政府倡議,斥資上千萬元對生產線、廢水處理的集水池等進行節水改造。紙機工藝水的重復利用率達97%,每天回用1500立方米處理后的廢水作為污泥系統清洗水。紙機的平均噸紙水耗指標降至7立方米以下,遠低于國際先進水平15立方米,廢水排放指標符合國家標準。 芬歐匯川的實例是常熟建立循環型節水防污生產模式的縮影。多年來,常熟推進循環用水和再生水回用,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從2007年的29.1立方米下降到2012年的17.9立方米;發展噴灌、滴灌等高效農業節水灌溉,節水節肥,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常熟市水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市依然面臨工業發達造成尾水排放量大、上游過境水水質難以明顯大幅改善、農村偏遠地區生活污水治理滯后等問題,必須始終堅持節水減排、節水治污,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節水,是一種生活方式 別讓我們的眼淚,成為地球最后一滴水。這句話警醒人們,保護利用好有限的水資源,人人相關,人人有責。 記者從江蘇省水利廳了解到,近年來,江蘇全面啟動全省1萬多所中小學、1250萬學生的節水型學校創建,通過學生節水意識的形成,輻射家庭及全社會。積極開展節水型賓館、軍營等載體創建,實現節水進企業、進社區、進機關、進賓館、進軍營。同時,實施八大高耗水行業節水專項行動、太湖流域節水減排、節水型器具推廣和非傳統水源利用等工作。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節水型社會建設七年來,江蘇水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全省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56立方米/萬元降至19立方米/萬元,7個市被列為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11個市、縣被列為省級試點,用水總量控制、循環用水、園區節水、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和非傳統水源利用等經驗,為豐水地區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提供了借鑒。 今后,江蘇將繼續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完善合理水價形成機制,提高水資源費標準,出臺差別水價等價格政策,促進用水戶節水,將水資源節約和保護納入大中小學德育教育課程,不斷提高全民節水意識。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19]金正恩視察酒廠關心水源 稱酒的品質由水質決定
- [ 05-31]盤點各國水質監測新技術 西班牙靠“機器魚”
- [ 01-09]韓媒稱李明博重點推行的水利工程水質不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