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房銷售藏貓膩 買房不等于獲名校“通行證”
www.fjnet.cn?2013-06-15 21:21? 包華?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記者調查發現,像萬科長陽半島的業主們這樣不惜高價購買“學區房”的人不在少數,而因為“學區房”這個促銷概念而引發的糾紛也非常多。我們有必要揭開學區房銷售中暗藏的陷阱,讓消費者理性謹慎購買。 貓膩一:買時承諾附近學校輕松上 買房后孩子上學遇"難題" 某小區業主李女士說:"剛開始買房的時候,開發商說的很好聽,說到時候交房了,孩子可以就近入學,可以直接上哪個哪個學校,可是去年我家女兒該上小學了,學校直接說你在的這個小區不在今年學校劃片的范圍,想上學有點難。" 貓膩二:落戶時間不符合規定 孩子不能入學 消費者陳女士向我們反映說,當時她買房時小區劃片劃到了學校,但是由于是新小區,房產證沒有下來,孩子戶口沒轉過來,因此就不符合心儀學校的入校政策。 家住通州某學區房的業主李先生說,按照他的經驗,購房者必須了解戶籍、居住年限等相關政策。 李先生:學校的資源太緊張了。你在這買房,人家有這學校規定。必須得夠兩年三年以上的居住,像中關村小學,孩子戶口遷到這兒夠兩年,這樣你才能上學校去的。 樓盤打著“學區房”的旗號吸引購房者,而家長為了孩子的將來,也樂于為“學區房”買單。而“學區房”屢屢遭遇入學難,業主維權時有發生。天天315本期重點關注:“學區房”不等于名校“通行證”,其中暗含何種貓膩? 中介銷售二手“學區房”又有哪些陷阱需要消費者提防。 案例: 今年年初,南京市民張女士買了一套二手“學區房”,計劃入戶后,5歲的兒子明年就能在附近一家重點小學上學。簽約前,房產中介與賣家都拍著胸脯表示,賣家的孩子在這所學校屬“擇校”“借讀”,張女士的兒子上學肯定沒問題,他們還簽下了書面承諾。因此,中介、賣家為這套二手房開價,每平方米比房產局估價高了一萬多元。 但張女士事后與校方核實時,卻發現購房前得到的承諾根本無法兌現。原來,兒子拿不到這所重點小學的學籍,因為學籍已經被占,占用學籍的正是賣家的孩子。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06]60多套廈門實小"學區房"房源 具備名額的不足5套
- [ 06-05]廈門實小"學區房"一平米5萬 業內提醒:有人炒作
- [ 05-21]南京爆炒學區房賣的買的都是預期 再折騰也得買
- [ 05-21]中國大陸投資客偏愛美國學區房 追求房產升值趨勢
- [ 05-09]學區房為何能賣"天價"?
- [ 05-09]搶“天價學區房”小心砸手里
- [ 05-08]別把板子都拍在買天價房的家長身上
- [ 05-08]紐約4000平古堡售百萬美元 在京可買70平學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