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為井蓋投保成“唐僧肉” 個別人“獅子大張口”
www.fjsen.com?2013-06-14 08:41? 申東?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井蓋投保并非一保了之 給下水井蓋上了保險,是不是意味著一旦因下水井蓋發生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就可以要求保險公司賠付?賠付程序又是怎樣?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賠付有幾個前置條件。 據介紹,市民如發生意外,應首先打電話與市政工程管理處聯系,看這口井是否屬于市政工程管理處管轄。若不屬于,保險公司不予賠付;若屬于,市政工程管理處會與保險公司聯系,保險公司將對此事進行調查,看是否確實因為市政工程管理處管理不當或管理疏忽,未盡到責任而發生了意外。如果市政工程管理處沒有責任,完全是第三者的責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所以只有符合了這些條件,保險公司才會進行賠付。 有了保險公司賠付,井蓋的管理部門是否就可以“袖手旁觀”、“一保了之”?答案是否定的。 銀川市市政工程管理處監察大隊隊長杜靈軍說:“為井蓋購買保險,并不是說我們就會放松管理。恰恰相反,我們還會更加細致地管理所轄井蓋,這其實并不是矛盾的。”盡管誰都不愿意看到由于井蓋發生的傷人事件,但這項保險確實能給市民帶來更多的保障。此外,由于銀川市區面積的不斷擴大,井蓋數量不斷增多,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也在增大,使用保險來分散事故成本,本身也是對群眾安全負責。 井蓋投保被一些市民誤讀 這幾天,井蓋投保帶來的后續效應讓杜靈軍始料不及,以往每年銀川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只會接到十余起索賠投訴電話,而最近每天都能接到幾起相關的投訴。 這些投訴中,不僅有井蓋權屬不明的問題,還有荒郊野外的無主井蓋,以及時限較長的投訴,甚至有人對著保險公司“獅子大張口”。杜靈軍告訴記者,接到電話,他們首先會確定井蓋的權屬。 原來,在銀川大大小小的井蓋中,不僅有市政管轄的,還有電力、電信、天然氣、自來水等企業的井蓋,還有數量不菲的小區專屬井蓋,由于權屬的不同,責任的界限必然有所不同。但由于市政管轄的井蓋數量龐大,因此造成了“井蓋都由市政管”的錯覺。 在以往接到的投訴中,有不少都是市民誤將其他權屬的井蓋當作市政的例子。杜靈軍說,除了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他們還不得不承擔通知其他企業及時維修更換井蓋的“分外事”。不過,杜靈軍對此早已習慣,“甚至經常挨罵,不過老百姓的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 對于“獅子大張口式”的索賠,杜靈軍本人并不愿多談。在他看來,市政工作與市民生活緊密聯系,“挨罵非常正常,市民不了解工作也很正常”。杜靈軍更愿意講明白為井蓋投保的初衷,“其實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樣。” 在杜靈軍看來,為井蓋投保,其實是一次市政管理的積極嘗試。無論對市民,還是日常的市政管理工作,都會產生諸多益處,這也是為什么外地和銀川本地都早已開始這樣嘗試的原因。因此,他不希望對這樣的做法過度解讀,甚至是誤解。“城市屬于每一個市民,包括井蓋,作為管理方,我們更希望沒有市民能夠用上這份保險。” 有關業內人士稱,小小井蓋不僅拷問著城市文明建設,更直接威脅著公眾人身財產安全。面對井蓋被盜進而導致傷人的問題,買保險并非治根之策。而單靠管理部門監督管理,無法杜絕井蓋丟失、損壞、傷人。這需要廣大市民共同參與監督,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歸根結底,真正的“保險”還要靠自己、靠全社會來保障。(法制日報 記者申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08]最高法出臺保險法司法解釋: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 [ 04-29]臺連鎖飲料店開30多家 工讀生竟無勞健保
- [ 04-25]受災投保人吃下“定心丸”
- [ 03-25]投保人成了“冤大頭”?--揭秘4S店與保險公司的“利益鏈”
- [ 03-25]投保人成了“冤大頭”?--揭秘4S店與保險公司的“利益鏈”
- [ 02-26]超市電梯突發事故員工受傷 穗電梯投保率僅一成
- [ 02-04]兩岸“投保”及“海關合作”協議生效 臺灣各方肯定
- [ 02-01]兩岸投保協議2月生效 商務部促盡快出臺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