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打破國際航天格局 兩強已變為三強
www.fjsen.com?2013-06-12 19:43? 溫建敏 董柳?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自主創新:有借鑒也有獨創 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設計師、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原副總工程師徐克俊表示,中國的航天發射場系統有借鑒,但很多都有創新。 美國的垂直廠房約160米高,在丘陵地帶轉運時,用履帶車轉場,而且還“背著塔架走”。在這一模式的基礎上,徐克俊設計出了垂直總裝、垂直測試、垂直整體轉運、用計算機遠程聯網控制的“三垂一遠”模式:火箭與飛船在技術區檢查后,直接垂直轉運到發射區待發射,不僅提高了效率,而且節省了成本,還增強了可靠性。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特色”。 正如焦維新所說,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多項突破,雖然中國載人航天起步比其他航天強國晚,但走的是自己的路,不是盲目模仿,很多方面有自己獨特的東西?!氨热缥覀兊娘w船起點高,一開始就搞三艙式的結構?!苯咕S新稱,另外,中國的飛船對接機械裝置,激光雷達,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應當說,在第二階段中國已解決了太空行走這一關鍵問題,特別是空間對接——自動對接和手動對接——都完成得干凈利落。 人才培養:隊伍年輕有朝氣 20年來,“非常重要的是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年輕航天人隊伍,這是非常重要的。”焦維新稱,這一點,連國外航天界都非常羨慕,這也是我國航天事業繼往開來、興旺發達的有力保障。 焦維新認為,國家獨立自主地培養了這批人,現在這批人又在航天實踐中得到了鍛煉,目前很多年輕人都能挑起大梁;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也為高校培養人才創造了條件。“以前我們都是空談,現在不是空談了。”(羊城晚報特派 記者 溫建敏 董柳 發自酒泉)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6-12]火箭專家:中國三到五年內不再送航天員上天(圖)
- [ 06-12]日媒: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緊追美俄
- [ 06-12]中國載人飛行滿十年 神舟飛天創造“十全十美”
- [ 06-11]澳門特首崔世安電賀神舟十號發射成功
- [ 06-11]述評:神舟十號開啟中國載人航天應用時代
- [ 06-11]海外專家欽佩聲中話神十:看未來 贊進步 比速度
- [ 06-11]外媒聚焦中國神十發射:向空間站目標再邁進一步
- [ 06-11]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張又俠宣布:神舟十號發射成功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