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公共交通“安檢”升級 專家建議不要盲目安檢
www.fjnet.cn?2013-06-11 06:56? 張雨薇?來源:中國廣播網 我來說兩句
西安公交部門出臺五項舉措 陜西省省長婁勤儉親自上車檢查 廈門公交“6.7”事故發生的第二天,西安公交部門出臺了五項舉措:一是督導駕駛員嚴禁“三品上車”,要求做好對營運車輛的安全例檢和營運線路、站點的安全排查,進一步強化全體司乘人員防“三品”上車意識,嚴防乘客攜帶易燃易爆等“三品”上車。 昨天,陜西省省長婁勤儉專門登上公交車,仔細檢查、詢問安全保障措施的實施情況。他強調在加強硬件措施防范的同時,要特別注意防范易燃易爆、可疑物品上車。 西安今天起已開展大整治活動。 濟南檢查4400多輛公交車強調安檢人員“逢疑必問”、“逢疑必查” 近日,濟南市檢查了4400多輛公交車,在站點上張貼了禁止攜帶危險品乘車的公告,同時下發通知,再次強調駕駛員要嚴格落實乘客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車的規定,要堅持逢疑必問,逢疑必查。 南京地鐵安檢升級 重點車站“三個必查” 廈門公交縱火案發生后,南京地鐵提升安檢力度和巡邏密度,在人員較復雜的南京南站金屬、液體以及炸藥探測儀和通道安檢全部投入使用。其他重點車站按照“三個必查”即:“大型箱包必查,液體容器必查,可疑箱包物品必查”的要求開展安檢。 北京啟動軌道交通“地上地下一體化”警務工作模式 北京地鐵這兩天發布消息稱,為加強公交系統安全防范,北京警方已經啟動覆蓋軌道交通站口、通道、站臺、安檢點等所有部位的軌道交通“地上地下一體化”警務工作模式,提高公共交通安檢等級,要求“逢包必檢、逢液必檢”。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中心主任李偉認為,各地的安檢措施有實質性的防范作用,但不能盲目安檢,要有針對性。 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系主任楊曉光則認為,大海撈針似的安檢,值得探討。加強公共交通領域安全,要注意新技術的應用,更關鍵的是要加強公共交通系統規劃、設計、管理和應急,多做一些有利于公共安全的措施。 中國之聲觀察員白宇建議,應該讓每一個乘客成為公共交通安全監督員,普及乘客安全知識,培養乘客安全意識。并在車廂內增加報警、通話等硬件設施。(記者陳庚吳卓勝 雷愷 馬文佳 山東廣播電視臺田曉梅) 延伸閱讀 倫敦公交系統沒有任何安檢措施 使用密集攝像頭監控 倫敦是世界上地鐵最發達的地方之一,2005年7月7日早高峰,英國倫敦連環發生至少7起爆炸案,數個倫敦地鐵站及數架巴士爆炸,共造成52人死亡,傷者逾百。自2005年7月倫敦地鐵爆炸案之后,有一段時間,倫敦實行了飛機式的安檢系統實驗,X光檢驗機以及警犬更多的出現在地鐵以及火車等人員密集的公共交通區域,同時在倫敦還安裝了新型高科技安保設備,可以發現潛在的恐怖分子。 而現在,倫敦在地鐵站口沒有任何的安檢措施,也沒有安檢員。當地負責人給出了理由是,由于地鐵人流量太多,安檢容易造成擁堵。 雖然倫敦公交系統沒有任何安檢措施,不過千萬別以為這樣就可以為所欲為,每次進入站臺就能聽到廣播,“你已經進入監控區域,請規范自己的言行”。據估計,倫敦有超過50萬個攝像頭,是世界上監控最嚴密的城市,一周七天每天24小時實時監控。除此之外,根據規定,英國總共有400多萬個閉路電視電控頭。雖然沒有安檢措施,但是如果有人在公共區域舉止可疑,會被及時發現。(駐英國記者侯穎) 美國地鐵站沒有安檢設備和人員 帶槍警察抽查大件行李 在美國大城市的地鐵站,沒有特別的安檢設備和人員。在波士頓爆炸案之后,美國紐約和其他城市提起了警惕,帶槍警察和警犬會在人流密集的地鐵站,抽查背著大行李或雙肩背的乘客。(駐美國觀察員張雨薇)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