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農民工邵明感嘆:在城市,生存不是容易事
www.fjnet.cn?2013-06-09 07:10? ?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新型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當前,全國上億農民工尚未真正融入城市,今后還將有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城鎮化注定是一個攸關未來的現實難題。從土地城鎮化到人口城鎮化,意味著過去低成本城鎮化道路難以持續,意味著在城鎮化進程中,不僅要考慮進城農民的生存、保障,還要讓他們有發展、有尊嚴,真正融入城市。城鎮化成本到底有哪些?有多高?如何消化?我們將通過一個個進城農民的生動故事,為您解析。 ——編 者 進城容易,扎根難。 這樣的困擾,一直令許多進城務工人員倍感糾結。高樓大廈林立的都市,看上去繁華而喧囂,背后卻是遠遠超出鄉村不知多少倍的生活成本。 “在這里,吃穿住用行,樣樣都離不開錢。”在濟南打拼了10多年,30歲的邵明一路走來感觸不少。如今,已經娶妻生子的他早已把自己當成了濟南人。不過,橫亙在一家三口心里的溝壑,卻并不那么容易填平。 收入:一分錢掰著花,生活壓力不小 3500元養活一家三口。離家不到1000米,就是兒童游樂園,但即便兒童節也舍不得帶兒子“奢侈”一回 6月1日,兒童節。兩歲半的小濤騎著一輛曾陪伴過三個孩子的破舊兒童三輪車,在家門口玩得不亦樂乎。向南不到1000米,就是一家兒童游樂園。盡管小濤曾經不止一次地為想去玩耍而哭鬧,可無論是平時,還是這個特殊的日子,邵明都舍不得帶兒子“奢侈”一回。 這片位于濟南市槐蔭區的棚戶區,始建于上個世紀70年代,如今早已破敗不堪。邵明一家三口,就租住在一間12平方米的平房里。因為沒有窗戶,房間里白天都得開著燈,微波爐是這個家唯一的電器。 為了照顧年幼的兒子,妻子張敏暫時當起了全職太太。“家里其實還有一臺二手洗衣機,我現在沒工作、空閑時間多,所以衣服都是手洗,而且洗衣機太費電,我們就把它改造成了‘米面缸’。在外面生活得精打細算,一分錢要掰著花,能省點就省點。” 平房的西側,是一間塌了半邊的平房,現在被改造成了廚房。此前,這里還遭過賊,邵明一家住的小屋被翻了個底朝天。如今再說起這事,邵明反而覺得好笑。“這賊一看就沒經驗,忙活半天空手而歸。” 邵明現在就職的公司,專門從事醫院消毒環保業務。一個月下來,邵明能拿到手的工資差不多有3500元。要養活一家三口,這點錢自然是壓力不小。 “房租300元,吃飯800元,水電100元,朋友往來500元,置辦各種生活用品500元,一個月算下來怎么著都得2000多元。”邵明算了一筆賬,自從有了兒子,吃喝上面怎么著也不能太省,只能從房租上想辦法。“要是在市區租個一般的房子,少說也得1000多元,在這住還能省下700元。” 在張敏看來,這里條件雖然差點,但是從家里一出來就有菜市場、服裝城,還有醫院,各種生活設施都比較全。“唯一不方便的就是家里沒洗手間,上廁所得去公共衛生間、洗澡得去公共浴室。”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