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8日海南萬寧發生“小學校長帶女生開房”事件至今,全國至少有9起校園內猥褻性侵幼女案被曝光。 在性侵女童案屢屢被曝光的背景下,保護兒童的話題引發關注。新京報聯合紅楓婦女心理咨詢中心發起“全國兒童性安全知識教育狀況調查”,旨在了解目前兒童性安全知識教育的普及情況。調查顯示,家長和學校在這方面教育仍有很大缺位,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足。 新京報訊據北京市多地法院、檢察院近日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兒童遭受性侵害的案件數量明顯增多,且被害人年齡呈現低齡化、受害次數高頻化的特點。 昨日,新京報聯合紅楓婦女心理咨詢中心發起的“全國兒童性安全知識教育狀況調查”出爐,結果顯示近四成受訪學生從未被告知“保護身體”。 本次調查分學生和家長問卷兩部分,其中107名6-14歲的兒童參與了書面問卷調查,1100余名家長接受了網絡問卷調查。 頭發眼睛成“隱私部位” 在調查中,受調兒童表示,性知識教育主要來自于家長,其次是學校。但有38.04%的兒童表示,從未有人告訴過他們要保護自己的身體。41.9%的家長也表示,從未引導孩子認識過自己和異性的身體。僅有37.9%的家長教孩子“認識自己身體的隱私部位,其他人不能碰”。有多名14歲的受調兒童甚至認為,自己隱私部位是“頭發”、“眼睛”、“頭部”。 盡管有68.4%的家長表示對孩子進行過性教育,其中有三成家長選擇的是生理知識教育,比如新生命從何而來,女孩的月經、男孩遺精等青春期性知識。僅有18.6%的家長會傳授孩子“當遇到他人碰觸隱私部位的時候如何求助或逃離危險”的技能。 鑒于該話題難以啟齒,調查中93.1%的家長支持將“預防兒童性侵害”相關教育納入學校正規教育體系。 但學校在這方面的教育也明顯不足,僅有8.3%的家長表示明確知道學校在做性安全知識教育,43.5%的家長表示學校沒開展過此類教育。 紅楓的專家指出,兒童性侵害事件的發生,暴露出學校對兒童進行性教育的缺失,以及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方面消極被動的狀態。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性安全知識教育的普及處境尷尬。“預防性教育才是關鍵,等到發生就晚了。” |
相關閱讀:
- [ 05-31]幼兒階段性教育引發熱議 尺度難把握但又很需要
- [ 05-22]“不要笑,這是知識!”:和孩子談談“性”
- [ 03-19]00后兒童社區上性教育課 家長羞澀認為尺度太大
- [ 01-11]緬甸首份性教育雜志被禁 充斥大量色情圖片
- [ 01-08]緬甸首本性教育雜志引爭議 保守派不安開放派歡迎
- [ 01-08]緬甸出現性教育雜志 專家稱可公開談論性話題
- [ 11-23]央視性教育采訪“你從哪里來” 路人:床底下翻的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