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東線一期:直接供水受益人口6000萬
2013-05-31 06:49:37?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會不會“污水北調”? 治污10年,干線水質達標 南水北調東線,成敗在水質。工程開工建設之初,36個考核斷面僅有1個水質達標。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環保司司長石春先介紹,國務院明確提出“先治污后通水”的調水原則。為此,江蘇、山東兩省關閉排污口、調整產業結構、建污水處理廠,連運河上船家的生活垃圾、廢油都集中收集。 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副主任張勁松介紹,江蘇累計關停沿線化工企業800多家;山東在全國率先實施嚴于國家標準的地方性標準,取消行業污染排放“特權”。 目前,規劃確定的426項治污項目全部建成。針對不穩定達標斷面,國家補充實施了200億元的治污項目。治污10年來,沿線河流COD(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下降85%以上,氨氮平均濃度下降92%,水質達標率從3%提高到90%,水質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最新監測顯示,目前輸水干線沿線排污口全部關閉,自2012年11月起,36個控制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Ⅲ類水標準。專家組評估認為,水質達到預期目標。 供水會有多大效益? 年均供水效益達109.5億元 東線一期工程供水范圍南起長江,北至德州,東至威海,涉及江蘇、安徽、山東3省的21座地級市和其轄內的71個縣市區,土地總面積16.6萬平方公里,涉及人口約1億人,直接供水受益人口達6000萬人左右;規劃多年平均抽江水量88億立方米。 調水對長江有沒有影響?馮旭松說:“南水北調抽引流量只有500立方米/秒,而長江流量多年均值達到了10000多立方米/秒,不足以影響長江揚州段的水位水量環境,因此影響是很小的。” 相比之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效益可觀。據相關測算,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多年平均供水效益109.5億元。 水資源評價顯示,作為南水北調受水區,近20年黃淮海流域水資源出現明顯衰減趨勢。南水北調東線在原有江水北調基礎上實施,按照規劃,年凈增供水量36.01億立方米,將給沿線城市及工業增加供水量22.34億立方米,農業增加灌溉面積3025萬畝,航運船閘增供水量1.02億立方米。 此外,工程所建泵站還可雙向運行,增加排澇面積266萬畝,使其排澇標準提高到5年一遇以上。 大運河會受何影響? 成我國第二“黃金水道” 東線一期工程輸水干線長1467千米,其中長江至東平湖1045千米,大部分利用原有的京杭大運河河道。 張勁松介紹,通過南水北調對河道的整治,恢復斷流區域的通航,使千年古運河重新煥發青春。 輸水運河按照設計的調水規模和航道等級進行河道整治。京杭運河濟寧段主航道由4級標準提高到3級標準,江都至南四湖段達到2級航道,水深4—7米。南四湖以北段,也通過通水與航運結合,在實現南四湖向東平湖調水100立方米/秒的同時,還可實現3級航道通航至東平湖的目標。屆時,黃河以南從東平湖至長江將實現全線通航,1000—2000噸級船舶可暢通航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50萬噸,新增加的運力相當于新建一條水上“京滬鐵路”,大運河成為中國僅次于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人民日報 |
相關閱讀:
- [ 05-30]南水北調東線沖刺三季度通水目標 江蘇段開始試通水
- [ 05-30]"四問"揭秘南水北調江蘇工程 不會影響水資源
- [ 02-06]北京今年從境外調水3億立方 汛前治理34條河道
- [ 01-22]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明年基本建成 2014年輸水進京
- [ 01-15]南水北調工程完成投資超652億元創歷史新高
- [ 12-27]一泓清水北上 助力“美麗中國”——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十周年
- [ 12-19]南水北調中線規劃12旅游圈 可從北京騎車到丹江口
- [ 11-27]鄭少高速航海路連接線南水北調大橋主跨開始合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