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陷頻發 “走路死”成新憂 在20日的深圳龍崗區橫崗街道四聯社區紅棉二路華茂工業園的路面塌陷事故中,形成長12米、寬6米、深3至4米,近橢圓形塌陷坑,救援人員在后續的搜救工作只找到了5具冰冷的遺體。 最近一段時間,地陷新聞頻頻見諸報端: 3月31日,河南省許昌縣蘇橋鎮武莊村突發地陷,一處民宅瞬間沒入“天坑”中,導致一名老人死亡。村民懷疑,地陷與從村莊地下經過的許昌鐵礦有關。 3月26日,深圳福田區景洲大廈小區大門過道處因隔壁項目在進行拆除工程時防護不到位導致地陷,一名小區保安墜入坑中,不幸身亡。 1月28日,廣州市荔灣區一臨街商鋪因地鐵施工突發大面積地陷,“吃掉”2棟6間商鋪。 1月2日,廣西南寧市民族大道附近一在建地鐵工程由于污水管線遷改發生塌方,3人被困,其中2人死亡。 對此,網友的感慨顯示出公眾對于安全的擔憂:“地下有漏洞,出行須自求多福”。 沒規定、沒設備、沒法查 借口何其多? 深圳橫崗街道辦22日晚發布了事故原因:道路坍塌地段多年前為河溝部位,道路地下分布有排水箱涵。由于箱涵為“90年代初興建,建設標準低,年久老化,”地下箱涵局部破壞造成土體坍塌,被箱涵內水流沖蝕帶走,從而在箱涵破裂處上部土層中形成空洞,最終發生突然坍塌,地面形成坍塌坑。 細看此次深圳地陷事故原因,著實讓人不安。地下基礎工程本該是百年大計,怎么會短短二十多年就“年舊老化”?有關部門有沒有進行日常巡查監控?為何沒有發現老化問題?城市中到底還有多少這樣的安全隱患? 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辦副主任于致昀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是這樣解釋的,事發地所在的工業區是自發形成的,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建成。“包括這條路,不是社區的,也不是市政管理(部門)的,是工業區自己打造、自己管理的。”“當地的地質情況,我們還不太清楚。” |
相關閱讀:
- [ 05-21]深圳馬路地陷形成直徑10米大坑 4到5人被埋
- [ 04-07]河南許昌42戶村民因地陷撤離 疑與地下鐵礦有關
- [ 04-06]河南許昌民宅因地陷沉沒致1死 疑因鐵礦建設
- [ 04-02]河南村莊地陷面積擴大 村民懷疑鐵礦透水導致
- [ 04-01]深圳突發地陷事故追蹤:拆除施工不算工程開工
- [ 03-27]深圳一小區發生地陷 一保安死亡400多戶居民停水
- [ 03-27]深圳突發直徑6米、深約4層樓地陷 一人遇難(圖)
- [ 03-27]深圳在建工地附近地陷 一年輕保安墜坑遇難(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