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5月22日電(生活頻道 蔣妍) 又到一年畢業季,各種關于大學生求職的新聞屢見不鮮。盡管今年被稱為“史上最難求職季”,但畢業生面試爽約率再創新高、求職簡歷普遍存在“注水”現象等相關報道卻顯示出了畢業生求職中存在的三大鮮明問題:缺乏誠信、過于挑剔、夸張失實。專家建議,大學生不妨擺正心態、務實求職,同時應牢記“誠信”二字,并謹慎對待自己的選擇。
面試爽約 缺乏誠信
近日,前程無憂發布了一份關于“應屆畢業生面試爽約”情況的調查結果。數據顯示,畢業生面試爽約率再創新高。在招聘時,四分之三的雇主遭遇爽約率超過25%,近二成的雇主面臨著超過75%的面試爽約率。盡管2013年被稱為“史上最難求職季”,但是畢業生似乎全然不顧市場的低谷,“從容”和“挑剔”比往年更甚。雇主們表示,從去年開始,公司被“放鴿子”次數越來越多。
高爽約率的成因復雜多樣。“職位申請太多,答應的面試太多,安排不過來了”是畢業生和雇主都認同的面試爽約理由。海投、海申這種廣撒網的求職仍然是“90后”求職的主要方式,但是對互聯網越來越依賴的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人際交往能力卻呈現“退化”態勢。此外,有的畢業生屬于“騎驢找馬”,不斷申請面試、參加招聘會,主要是怕誤了更好的機會。還有的甚至發現地方不熟或路程較遠,就干脆放棄了。
標簽:面試爽約求職畢業生雇主簡歷
?
有業不就 過于挑剔
求職人數的增加,使得求職競爭更加激烈,但畢業生對此并不買賬,一些崗位并不受大學生待見。競爭激烈、工作辛苦、考核嚴格等原因導致不少大學生望而卻步。值得注意的是,相關調查顯示,有超過20%的學生承認“其實工作不難找”,只是自己比較挑剔。而挑剔的背后,是對“上班”的缺乏興趣。受訪的學生中競有超過六成的畢業生認為,求職是需要父母幫襯的,如同當年他們的求學和未來的婚姻。
一位畢業生曾被兩家雇主看重,但家長認為還可以找到薪酬更高的工作,慢慢找總有機會的。她表示她的理想工作是成為一位時尚雜志的編輯,但是基本無望,除此之外都 “無所謂”了,就聽父母的。大學生們普遍對自己的定位是受到高等教育的社會精英,但是在實習、求職和面試的過程中,并沒有感受到期望的“禮遇”,適合的職業機會難得,這使他們對職場提不起興趣,從而產生“找不到好的寧愿不做”的心態。
標簽:面試爽約求職畢業生雇主簡歷
?
簡歷注水 夸張失實
求職簡歷是畢業生奔走于各類招聘會和用工單位之間必不可少的“敲門磚”。但據記者調查發現,如今的大學生求職簡歷普遍存在著“注水”的現象。為了爭取錄取機會,畢業生往往會在描述自己的在校生活、獎項榮譽、實習經歷等內容時,不同程度地進行“虛擬”。畢業生們則表示“貼金”無可厚非,“適度夸大一些應該沒什么問題吧!因為現在就業競爭那么激烈,別人都這么干,你不夸大很吃虧的。”
簡歷“注水”就像傳染病,在大部分求職者中“傳染”開來,讓畢業生的就業誠信大打折扣。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們個個希望自己能突出重圍,因此,簡歷造假已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不少大學生認為,每個應聘者如果不把自己“夸大些”,就不會被用人單位重視,尤其是好單位,是不會看上一個普通學生的。其實大家的實力都差不多,但往往少一個“優秀”就會被用人單位遺棄。
標簽:面試爽約求職畢業生雇主簡歷
?
專家建議 務實求職
據統計,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人數達到699萬,成為歷年之最。而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目前為止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畢業生簽約率還不及三成。人力資源專家就此現象分析:今年的低簽約率和2009年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09年初,雇主對經濟走勢正處于觀望期,縮減招聘數量成為相對安全的選擇。但如今的低簽約率則更多是由于年輕人的就業觀與以往有所不同,他們對工作的態度,對薪酬的期許都有了顯著的變化。
“90后”自我意識不斷加強,擅長比較,對工作環境的舒適度、發展性和體面程度等均在考量范圍。專家建議,畢業生不妨擺正心態、務實求職,可以在實際工作中不斷修正自己的職業觀。同時,應審慎對待自己的選擇,牢記“誠信”二字,不斷加強對自身職業生涯的規劃意識。畢業生如果只是一味地逃避、抱怨、造假,可能永遠無法得到機會的垂青。而只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并做足準備,找到一份好工作并非難事。(中新網生活頻道)
標簽:面試爽約求職畢業生雇主簡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