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家力挺易中天重寫中華史:回歸正宗
www.fjnet.cn?2013-05-18 16: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5月18日電 2013年5月2日,66歲的易中天宣布重寫中華史,用五到八年時間寫作36卷本的《易中天中華史》,講述“三千七百年來,我們的命運和選擇”,從女媧補天一直寫到改革開放。消息一出,立即引發關注。 5月16日,《易中天中華史》第一卷《祖先》、第二卷《國家》在北京首發,媒體、讀者、圖書界眾說紛紜,既有媒體稱之為“一顆文化原子彈”,也有出版界知名人士質疑“易中天精神出問題”。 昨日,多位學界專家第一時間就《易中天中華史》發聲,他們不約而同力挺易中天寫中華史。 “現在易中天這么寫,是回歸到中國知識人的正宗上去了,從梁啟超、夏曾佑開始個人寫通史的傳統。1949年后,知識分子沒有能力寫通史,轉而去集體編書。”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馬勇說,“集體寫作,無論是寫通史還是斷代史都沒意義,如果你不能提供一種新的視角、新的知識,多一本、少一本有什么意義呢?易中天個人去寫通史,最值得鼓勵。集體寫史應該終結了。” 馬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易中天的通史寫作無疑鼓勵了中國知識人努力去豐富自己,“他的明星效應激活了大眾對古典的興趣,這是正面的貢獻。錯批的東西也許有其他的學者慢慢給他修補,但本身還是很值得鼓勵,因為在現代傳媒條件下,你不去利用這個工具,就太沒意思了。” 但他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疑慮,“我估計易中天的36卷可能寫到后來會很難,因為畢竟他的知識背景沒辦法和蔡東藩、李敖、范文瀾這一代比。到魏晉之后,特別是隋唐以后史料量太大,如果他早年沒有史料的準備,你往哪查都不知道,浩如煙海。據說呂思勉批《二十四史》批了三遍,每一遍用不同顏色的筆,因為過去沒有斷句,沒有斷句就要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就要斷下來,你只有斷下來才能理解,否則只能是囫圇吞棗。” 知名歷史學家樊樹志,在復旦大學教中國古代史時,幾乎都是滿座。他明確表示支持易中天。早在2006年《品三國》被批評的時候,他就說過易中天以《三國志》為依據,有很強的歷史考證痕跡。現在,《易中天中華史》引發各種質疑,樊樹志呼吁寬容,“易中天對歷史的領悟和理解有獨到之處,我希望他能成功。”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05]易中天欲重寫中華史 被批“精神發生問題”
- [ 04-30]成龍楊受成心系災區捐千萬 于丹易中天表愛心
- [ 04-07]陳嘉庚為何在清明創建廈大 易中天解讀清明是中國感恩節
- [ 04-07]陳嘉庚為何清明建廈大 易中天:清明是中國感恩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