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一代公務員遇成長煩惱 專家稱利大于弊
www.fjsen.com?2013-05-04 15:30? 李驚亞 王橙澄 李勁峰?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中國年輕一代公務員遭遇“成長的煩惱” 在貴州省委工作的青年公務員李雷發現,他已有一個多月沒享受過周末雙休。更郁悶的是,女兒才一歲多,早上他出門時女兒沒醒,晚上回家時女兒已經睡著。 “熬夜寫材料,一改十幾遍,加班已經成了家常便飯。”李雷說。因為回家太晚沒有公交車,上個月他打車費花了700多元。 在中國,遭遇李雷類似煩惱的年輕公務員不在少數:一方面,公務員被認為是理想職業,就業競爭激烈,導致公務員報考人數不斷刷新紀錄;另一方面,不少年輕公務員卻患上了“生活高壓、工作高壓、輿論高壓”的“新三高”。 中國這批年輕的公務員,多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末之后。得益于良好的教育,他們事業的起點較高。但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物價,和其他年輕人群體一樣,他們也面臨著初入社會“囊中羞澀”的尷尬。 在貴州省直機關工作的小陳,爺爺在基層一輩子,還只是主任科員,而自己研究生一畢業就考上了副主任科員,親戚朋友都夸他“有出息”。然而,工作3年多了,小陳卻很失落:積蓄付不起幾十萬元的房子首付;相親20多次都未成功。 雖“居廟堂之高”,卻“處農村之遠”;講得了外語,未必會說“群眾語言”。如何與基層群眾打交道,也是擺在這些優秀的年輕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今年28歲的張濤在湖北武漢市江夏區當公務員,初到鄉鎮工作時,他覺得自己是大學生,干基層工作應該綽綽有余。 但適應半年后,鎮上人事、紀檢、民族宗教、重點工程管理等八項具體工作都由他一人負責,往往剛整理完人事檔案,馬上又得趕往駐點村解決村民反映的問題,忙得“恨不得長出八只手來”。 “現在群眾對政府工作要求高,公務員都處于‘放大鏡’之下,言行舉止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張濤說。他的背包中,總是習慣性放兩本基層常用法律法規讀本,隨時準備用來調解群眾糾紛。 近年來,中國政府強調吸收新鮮血液,公務員隊伍日益年輕化。據統計,中國35歲以下年輕公務員已占到公務員總數的26%。 隊伍年輕化帶來激烈的晉升競爭。“年輕公務員感受到的壓力,一方面來自外界,一方面來自自身,這些壓力對于他們未來的成長成才,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趙麗江說。 專家認為,近年來,中國通過大規模機構改革,精簡編制、干部職數,形成管理者減少、服務者增多的新局面,為公務員的工作量“加碼”;各地積極探索公務員聘任制等方式,努力打破“鐵飯碗”,干好干壞不再一個樣,為公務員的工作效率“加力”。 “鐵飯碗”變成“瓷飯碗”,工作自然更要盡心盡力。“現在公務員的工作生活狀態,早已不是‘一杯茶一根煙,一張報紙看半天’,每天要面對基層出現的各種問題,忙得連軸轉。”在貴州息烽縣石洞鄉政府工作的謝凡頌說。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04]江蘇鎮江千名公務員分批接受軍事化訓練
- [ 04-30]希臘議會通過裁減公務員法案 1.5萬人將離職
- [ 04-28]靖江公務員刀砍鄰居獲刑 曾稱公安局是自家開的
- [ 04-27]湖南:發帖質疑“選美小姐變公務員”被拘網民提起訴訟 法院正式立案
- [ 04-26]西藏網友反映公務員考試沒有考號 官方回應
- [ 04-25]俄羅斯總統普京:公務員應選擇把存款存在國內
- [ 04-25]山東無棣縣多家政府部門不掛牌 公務員上班聽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