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發泡餐具“重出江湖” 解禁后面臨4大難題
www.fjnet.cn?2013-04-29 18:50? 王志 張舵 張紫赟 張濤?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解禁后面臨四大難題 公眾擔憂“白色污染”重現 專家指出,一次性發泡餐具解禁后將主要面臨原料難控、回收難行等四大難題,公眾擔憂“白色污染”重現。 難題一:原料質量難控制,產品質量堪憂。余鄔強等業內人士介紹,正規生產的發泡餐具每個售價要1毛2左右。但一些小作坊使用回收的廢舊塑料,甚至是醫用垃圾制成的餐盒,每個僅6-7分錢甚至更低。 難題二:添加劑濫用,威脅食品安全。除原料質量難以控制外,一些企業在生產中還添加了工業滑石粉、熒光增白劑等不符合《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的添加劑,給我國食品包裝行業和餐飲業造成巨大混亂和食品安全隱患。 難題三:使用溫度有限制,不合理使用有危害。董金獅說,聚苯乙烯耐熱性差,超過90℃會發生變形,并釋放出有害物質。因此不能放入微波爐或蒸屜中加熱,也不能盛裝炒菜。但記者在各地看到,路邊快餐銷售點多是用發泡餐盒盛裝熱菜,消費者也習以為常,并不知道潛藏危害。 難題四:回收難成核心難題,擔憂“白色污染”重現。專家指出,由于發泡餐具體積大、運輸成本高、再利用渠道有限,大多被隨意丟棄。在城市垃圾清運環節,由于缺少必備的分揀等程序,回收再利用形同虛設。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章元說,目前政府部門沒有建立發泡餐具回收利用體系,生產企業只管產不管收,放在路邊也沒人收沒人撿。很多市民擔心,解禁將給環境保護帶來很大壓力,可能重蹈“白色污染”垃圾圍城的覆轍。 亟待健全回收體系 提高行業門檻 規范市場秩序 董金獅等專家認為,隨著解禁生效日期的臨近,有關部門需盡快明確其是否適用于現有的國家標準,或者起草制定新的一次性發泡餐具標準,并對原輔材料、添加劑使用以及生產環境衛生等作出明確規定。 同時,對發泡餐具生產實行許可證制度,提高行業準入門檻,以規范企業的生產標準和質量控制。有關部門應嚴厲打擊小作坊、使用廢料加工等違法生產,規范市場秩序。 針對當前亟待建立的回收體系,專家認為,應按照政府支持、企業運作、全民參與的原則,明確發泡餐具廢棄物回收利用的主管和監督執行部門,研究出臺支持一次性發泡餐具回收利用的激勵政策,包括給予相關企業稅費減免、資金扶持等優惠,同時扶持再利用的產品開發,促進回收利用市場化。可參考國際通行的“誰污染、誰負責”原則,由管理部門向生產企業按標準收取適當的污染治理費,作為扶持回收利用的經費。 河北省食品工業協會會長鄒世華等專家認為,政府部門需統籌規劃回收站點的設立,提高回收點的覆蓋面,并明確發泡餐具清洗、再加工產生污水達標處理等規范,防止造成“二次污染”。此外,應加大政策宣傳和教育,促進全民參與,從源頭上引導消費者少使用一次性發泡餐具,使用后合理處置,提高回收利用水平。(記者 王志 張舵 張紫赟 張濤)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7]發泡餐具生態問題爭議不斷 分析稱便宜不是好事
- [ 04-26]一次性發泡餐具五一將“解禁” 行業監管待完善
- [ 04-25]5月1日解禁在即 調查稱發泡餐具生產衛生狀況堪憂
- [ 04-24]發泡餐具解禁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 [ 04-08]環保組織質疑發泡餐具解禁 稱發改委決策有瑕疵
- [ 03-21]發改委公布發泡餐具解禁理由
- [ 03-21]杭州部分小吃店悄存禁用14年的發泡餐具 低成本為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