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水田村公路塌方無法通行 救援物資僅靠人工搬運
www.fjnet.cn?2013-04-26 18:25? 白宇?來源:中國廣播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準媽媽楊志梅:從地震的第一天到這里,到現(xiàn)在,全身長滿了疙瘩,多半是那種濕疹吧。 記者:有藥上來嗎? 楊志梅:沒有,也不敢下去,路太危險,都不敢下去。 記者看到,楊志梅所住的帳篷由竹、木、塑料布和彩條布搭成,地面上鋪著涼席,撩開涼席,已經(jīng)發(fā)潮變暗的水泥地面散發(fā)出陣陣霉味,和楊志梅一起住在這個帳篷里的共有數(shù)十人。 在通村的大路邊,村民們正在焦急等待著政府安置物資或志愿者的捐贈。村民們告訴記者,他們現(xiàn)在急需帳篷、食鹽、發(fā)電機、和生活必須品。與此同時,抗震救災物資正在陸續(xù)運往受災的各個村鎮(zhèn)。 下午3點半,一輛滿載救災物資的重型卡車停在了通村的大路邊。 78511部隊副部隊長尹洪:主要是突擊完成太平、寶盛、龍門這幾個點的運輸任務,主要是帳篷,水、食品。 卡車上卸下的近百頂帳篷要運到河對岸的三個自然村,保證近700人的住宿安全,鐵索吊橋是唯一的通道。其中,水田村組的道路至今沒有打通。執(zhí)行運送和搭建帳篷的是成都軍區(qū)13集團軍駐川某部炮兵團的戰(zhàn)士。 教導員田宇江:這個地方,在山上的居民安置點,他的路并沒有完全的暢通,我們的戰(zhàn)士只能通過人力逐步將帳篷,全部背上山來,為鄉(xiāng)親們搭建。 從鐵索橋到水田村一路上坡,大約要走五公里的山路,中途還要翻越至今沒有清除的塌方區(qū)。記者從帳篷的外包裝上看到,蓬架的重量是39公斤,篷布的重量是22公斤,一套帳篷的總重量為122斤。塌方區(qū)是通往水田村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物資運送途中最危險的路段。村民們用背筐馱著志愿者捐助的物資也正從這里通過。 戰(zhàn)士:這個路太陡了,走起來都不方便,尤其這東西太重,沒有支撐點。 5公里的山路,戰(zhàn)士們走了整整4個小時。晚上7時30分,天色已暗,30套帳篷全部運到了水田村。先到的戰(zhàn)士已經(jīng)在開工搭建,他們希望在天黑透前能多搭出一些。 |
- 責任編輯:黃曉夏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6]村民自救 背糧上山
- [ 04-25]直擊:官兵正在轉(zhuǎn)移蘆山縣太平鎮(zhèn)200多被困村民
- [ 04-25]河南中牟為修“人文路” 鏟平近百畝快成熟莊稼
- [ 04-25]邂逅五星村感動人物:村支書3天沒合眼 8齡童機敏救妹
- [ 04-24]探訪地震重災村紅星村:村民臨時吃住不愁(圖)
- [ 04-24]寶興部分民眾稱僅收到1盒泡面 災區(qū)急需糧食帳篷
- [ 04-23]印67名村民因襲擊婦女獲刑 上百家屬盼探視
- [ 04-23]災區(qū)村民痛斥“地震期間大吃大喝”不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