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震后災區生活:首家小賣部堅決不漲價
www.fjnet.cn?2013-04-22 09:08? 感到?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在新城區,記者遇到了51歲的何秀華。她2009年跟隨丈夫來到蘆山縣做工,地震發生后,房子雖未坍塌,但墻面出現了裂縫。一些老鄉選擇步行到雅安市搭乘汽車回老家,但何秀華夫婦決定先留在蘆山縣看看情況。 前天下午,何秀華夫婦找到了救災帳篷安置下來。晚上6時多,她和丈夫在廣場里升起一個爐子,還來不及燒飯就被志愿者借來煮餃子。“第一次放了十包,所有人都圍過來,一下就分完了;接下來又下了十包餃子,到最后,我們的柴也燒光了。”好在晚上7時多的時候,又有志愿者派發煮好的米飯和腌菜,大家總算能吃飽了。 本地人羅阿姨的運氣則沒何秀華那么好。她上有70多歲的老人,下有12歲的孩子,等到把一大家十幾口人安頓好,早已錯過了領飯的時間,只能湊合著吃點干糧。 進入深夜,余震仍然不斷。輕微且綿延不絕的晃動像搖籃曲催人入睡,但偶然幾下強烈的晃動讓受驚的人們瞬間坐起來,生怕錯過逃命的機會。許多人擠不進有限的帳篷,便裹著棉被睡在戶外的草地上。 到昨天早上,救援物資終于運到了蘆山縣城,人們開始排隊領取早餐。街上陸續出現一些熱心市民及民間團體為大眾提供免費的粥水。許多志愿者幫助運送救援物資、清掃路面垃圾、分發食物。摩托車司機亦免費提供接送服務。 當被問及將來要住到哪里時,許多失去家園的蘆山人都表示很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辦。但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援給了他們強大的心理支持,“有余震也不那么害怕了。”羅阿姨說。當地人告訴記者,“現在救災帳篷數量少,但年輕人都主動讓給老人和小孩住,這說明地震并不可怕,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渡過難關。” 隨著救援工作進入下半段,小城里的防疫工作也緊張地展開了。一條從水庫里引水的管道即將架設,部分區域將用上自來水。小城的震后生活正在緊張有序地展開……(記者楊帆、何濤、李鋼、劉曉溪)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4-22]四川雅安地震災區多陣性降水 江南有較強降雨
- [ 04-22]中組部向四川災區下撥救災黨費300萬元
- [ 04-22]中國紅十字會承諾捐款將全部用于救災與重建
- [ 04-22]紅會回應赴雅安災區“考察”質疑 改為“評估”
- [ 04-22]蘆山縣今晨下起小雨 給地震救援工作帶來困難
- [ 04-22]從汶川到蘆山,一個民族的砥礪前行
- [ 04-22]防震專家呼吁推廣地震預警系統 稱不能再等
- [ 04-22]快訊:蘆山縣7.0級地震已致188人死亡 25人失蹤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