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回應中國軍事透明度、解決領土爭端等話題
2013-04-16 18:46? 白瑞雪 蘇銀成 羅錚?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林雯晶 |
分享到:
|
“中國武裝力量是維護國家安全與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專訪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關友飛 “建設與中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也是中國實現和平發展的堅強保障。”在《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發表之際,記者專訪了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關友飛。 記者:發表這部國防白皮書是出于什么考慮? 關友飛:經常會有一些外國人士問我:“中國軍隊頻繁走出國門是否意味著改變了以往的防御性國防政策,是否會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有人稱:“中國軍力發展壯大了,但是在履行國際義務方面做得還不夠。”國內也有一些朋友擔憂:“解放軍經常執行搶險救災、國際維和等任務,會不會影響部隊戰斗力,削弱保衛國家的能力?”面對這些疑慮,我們感到有必要就中國武裝力量運用的政策原則和具體實踐作出權威、深入的介紹。 記者:新白皮書首次公布了陸軍機動作戰部隊人數和18個集團軍番號、海空軍人數和第二炮兵導彈別名。如何評價國防白皮書的透明度? 關友飛:國防白皮書是展現中國軍事透明的重要平臺,每一部白皮書都有新內容、新特點,體現了我們在透明度問題上的不懈努力。比如,1998年國防白皮書首次闡述我防御性國防政策的基本內容,2002年國防白皮書首次闡述國防的目標和任務,2006年國防白皮書首次闡述中國的核戰略,2008年國防白皮書首次公開宣示中國的國防發展戰略構想,2010年國防白皮書全面闡述新形勢下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的客觀依據,今年發表的這部白皮書系統闡述中國武裝力量多樣化運用的政策、原則和主要實踐。應該說,中國軍隊的透明度是符合國情、軍情實際的,也與現階段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一致。 軍事透明度事關國家安全,對外透明的范圍、方式、內容和時機是各國依據自身安全利益決定的,任何一個國家在軍事上都不可能做到絕對透明。近年來,中國軍隊采取建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制度、開設國防部網站、邀請外國記者參觀采訪等一系列開放措施,這在10年前是難以想象的。應該說,我國的軍事透明度是非常高的。 |
相關閱讀:
- [ 04-16]國防部:中國在中朝邊境大規模增兵報道不實
- [ 04-16]國防部回應是否會派遣軍隊進入釣魚島海域
- [ 04-16]國防部回應軍方是否與朝鮮軍方保持軍事接觸
- [ 04-12]美國國防部稱朝具備擁核彈能力說法“不準確”
- [ 04-12]外媒炒作解放軍中朝邊境大規模調動 國防部否認
- [ 04-12]外媒炒作解放軍中朝邊境大規模調動 國防部否認
- [ 04-11]韓國國防部稱朝鮮或于15日前后發射導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