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新機制首秀擱淺 盤點成品油15年間5次變革
2013-04-11 09:25?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出路或在打破壟斷 中海油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指出,我國成品油的主要問題是百姓沒有選擇。“所以下一步應該打破目前的成品油市場壟斷,引進更多的供應商,包括海外的石油公司。”只要形成了充分競爭的成品油供應市場,國家就可以把定價權讓渡給企業,隨行就市。在放棄定價權以后,政府仍有許多事情可做,可以退到幕后做監管工作,對各供應商油品的“質”與“量”嚴格把關。同時發揮統籌協調的作用,保證各地區汽油供應的充足均衡。 宏源證券分析師范為指出,我國資源性產品價格傳遞機制一直不順。為保障國計民生穩定,石油、天然氣、水、電力等資源價格長期居于偏低水平,帶來資源浪費。同時,相關資源領域形成的壟斷還帶來了市場不公平競爭,因此資源價格改革的目標不僅是要與國際接軌,還要打破資源領域的壟斷格局,實現市場的公平競爭。 2000年:掛鉤聯動 2000年6月,政府對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改革,國內成品油價格開始進入與國際成品油市場“掛鉤聯動”階段,即國內成品油價格參考新加坡成品油市場價格。 該機制向國際、國內兩個石油市場價格聯動邁出了第一步。 >>觀他山之石 國情決定油價機制 大部分國家的石油價格市場化都經歷了一個漸進的改革過程,以該國國情為出發點,選擇了較適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方式。 美歐——完全市場化 美國從1981年開始廢除了第一次石油危機時采用的政府價格管制政策,采用市場定價機制,政府主要通過稅收政策以及動用石油戰略儲備等方式調節國內石油價格。 歐洲主要發達國家也都在20世紀80年代基本實現了成品油價格市場化,并將對原油產品征收重稅作為政府調控石油價格的主要措施。 |
相關閱讀:
- [ 04-11]新機制下油價首調擱淺 或延至25日
- [ 04-11]油價新機制首秀落空 發改委:沒有達到調價線
- [ 04-11]能源局原局長透漏新機制未掛靠美國WTI油價
- [ 04-11]國家發改委用四部法規回復大學生公開油價上調依據的申請
- [ 04-11]新調價機制下油價首調擱淺 或將順延至25日
- [ 04-10]周大地:減少投機要從價格管理上防止油價暴起暴落
- [ 04-10]周大地:未來油價有可能有所松動
- [ 04-10]韓曉平:未來不太可能出現油價大幅度波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