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戴利歐:債務國及債權國均處于長期債務周期中
2013-03-23 16: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以下是文字實錄: 瑞·戴利歐:六分鐘比較短,可能對大家來說比較長,但是對我來講要用六分鐘講全球的金融體系,我們過去的問題,現在的問題,以及未來得發展會比較困難,我會講得比較快一點,比較簡短一點。我很在我講觀點之前想分享一下我的立場。我是一個全球的宏觀經濟的投資人,所以我必須很務實的做一些投資決策,我的決策很大程度上必須要對事件有很好的預期,事件還沒發生之前就要做出決策,而且有些決策比較有爭議,跟共識的想法是相背的,如果是持這樣一種不同的觀點,很自然的遭到一些非議。 瑞·戴利歐:我在過去有40年的投資經歷,我看到很多事件它的發生有重復性,但是很少人去學他的經驗,比如說我們講到塞浦路斯的問題,去杠桿化的問題,這些問題發生過很多次,我想到經濟作為引擎這樣的例子的時候,我們現在的狀況就是需要對這個機器做一個重新的檢修。在一段時間之內,工人們生產率的提高也提升了他們的生活水平,一方面工人群體不斷增加,他們的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生產效率主要決定了長期的生活水平,生活標準,以及長期的收益。另一方面還存在借貸的行為,因為你的消費可以用借貸來實現,在借貸的時候最后要歸還,歸還的時候就需要把收入水平降低,可能會帶來生活質量的影響,這是此消彼漲的循環。 瑞·戴利歐:有兩個主要類型的周期,一個是短期的周期,我們稱之為商業周期。在商業周期之下,有很多比較疲弱的經濟體,失業率比較高,通脹率比較低。而中央銀行也推出了很多寬松的,刺激性的貨幣政策,這樣就帶來了經濟的復蘇和回升,經濟活動的擴張。在這個過程當中,消費超出了生產能力能夠滿足的程度,這樣的周期就會繼續下去,直到通脹或者是增長變得太多,變得不可持續。那時候中央銀行就會收緊他的貨幣政策,就會經歷再次的衰退,就會經歷下一輪周期。世界上不同的國家都處于商業周期不同的階段,之后我會再簡單的談到他們的階段是什么。 瑞·戴利歐:另外一方面,還有一個所謂長期的債務的周期。當債務增長比收入增長快的時候,他就會形成一個自我循環的惡性循環,因為當你借錢的時候你就會花別人的錢來進行消費,就會讓價格上升,價格相對于收入來說上升得要快,就會導致更多的借貸需求,借貸就會永遠走在收入增長的前面。到債務或者是收入不能再往上生長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反向的出現,包括在日本、歐洲出現的滯脹情況。 瑞·戴利歐:去杠桿的周期可能會以四種方式來進行,一個是財富的轉移支付,像在德國、西班牙發生的那樣,或者是對債務進行重組。對債務進行重組的時候,一個人的債務就是另外一個人的財富,就會帶來一些負面的財富效應,這兩者都不行的話,就要進行財政的緊縮,減少你的支出,但是一個人的支出就是另外一個人的收入,這也是有一個負效應的。第四個方面就是印貨幣,印鈔,債務最后就是給錢的行為,中央銀行印發貨幣的時候關注的就是支出帶來的效應,而不是關注通脹帶來的效應。 |
相關閱讀:
- [ 03-23]劉世錦: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或已處于轉折點
- [ 03-23]鄭永年:十年或十五年后中國可以成為高收入社會
- [ 03-23]史蒂芬·羅奇:中國增長幫助世界經濟防止簫條
- [ 03-23]吳敬璉:改革路線圖核心是建設規則基礎上的市場
- [ 03-23]邁克爾·里奇: 要成為創新者需學會容忍失敗
- [ 03-23]吳敬璉: 在經濟改革過程中需做三件事
- [ 03-23]亨利·基辛格:中美關系要看長遠看整體狀況
- [ 03-23]李肇星:中美兩國遇到的新問題需按照平等互利原則友好解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