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中美兩國遇到的新問題需按照平等互利原則友好解決
2013-03-23 14:56?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主題為“中國:改革開放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2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經濟網全程直播報道。圖為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原外交部部長李肇星。中國經濟網蔣詩舟/攝影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3日訊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于2013年3月2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60余位跨國公司全球CEO及20余位國際組織高級官員和國際知名學者應邀出席。在“中國的和平發展與中美關系”的主題發言中,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原外交部部長李肇星表示,目前,中美兩國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那就是與時俱進。需要通過多考慮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多學習對方的長處來解決。這就像兩個人一樣,不可能沒有分歧,但要按照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則,通過友好談話,友好會談,磋商解決這些問題。 以下是文字實錄: 李肇星:感謝主持人劉鶴先生給我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說話,我發現你沒有像一般的主持人或者記者那樣問一些套話式的問題,十八大之后,中央提倡大家不要說套話,有的主持人和記者提問題的時候愿意提那些套話式的問題。比如說老問“你幸福嗎?”我今天倒是希望劉鶴先生能問我這個問題,可是你又沒有問,如果問的話,我會答,我現在,特別是此時此刻,特別幸福,因為我能夠坐在我特別敬仰多年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的旁邊。盡管我們經常見面,他現在也是中國人民的朋友,是我們今天這個協會的朋友,也是中國人民外交協會的朋友,但是我每次見到他都特別高興。現在好了,我已經不在政府部門工作,五天之前也離開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外事委員會,我現在和大家一樣,就是朋友之間的交流,所以更加幸福。我想講講以前在記者招待會上,想說又沒有時間說,特別有意思的事。 李肇星:比如說基辛格博士,我為什么特別敬仰他?我就覺得他是提前貫徹我的山東老鄉孟子的思想,“天地之下民為貴,社稷之次,君為輕”,去年見到基辛格博士,聊起來,我有一個朋友他,辛格博士你怎么那么聰明,1971年你第一次訪華,要為第二年尼克松總統訪華做準備的時候,就臺灣問題雙方怎么談也談不攏,從北京談到杭州,又談到上海,最后還是你出了一個主意,美方這樣表達對臺灣問題的立場,大體意思是臺灣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實際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持異議。這次基辛格博士才告訴我們,這個主意最初是他到中國之前,美國國務院一個年輕的,級別不高的官員提出來的,當時他的領導不贊成,說這個不行,建議基辛格博士跟中國領導人談,他們談不攏,中國領導不接受,最后才想到這個年輕人的提法,最后和中方達成了共識,這才有了第二年尼克松總統的訪華。大家都把這個功勞歸功于他,但是其實是一個年輕的,低級別的官員,當時我聽了以后感覺基辛格博士真是好,孟子幾千年前說的話,他現在落實了,太好了,而且他這么注意向群眾學習,也正好是向他的部下,小干部學習,也正是現在中央領導提倡的,經常強調的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 李肇星:去年那次見面之后,我更加體會到了,真是這樣。還有我們兩個個人的友誼,使我在美國工作特別快樂,中國的醫學和中國的哲學家們都認為,快樂也是硬道理,有了快樂才能學得好,有了快樂才能健康,我在美國工作期間,最幸福的一次,1993年,1994年,我任中國駐常任理事國代表,在基辛格面前是一個小干部,他還熱情的招待我吃飯,那次吃飯非同尋常,到現在為止,美國歷史上哪個官員有那么豐盛的午餐招待外國大使級的官員。美國菜,中國吃法,叫做“美餐中吃”,12道菜,地點是紐約最好的飯店,沃爾戴夫飯店,飯店經理看在基辛格博士的面上親自出場接待,問我喜歡喝什么酒,我不大會喝酒,但是又不愿意說我不會,就想給他出個難題,開個玩笑,我就說喝酒,喝酒有啊,基辛格博士那天帶了中國茅臺,可是度數太高我不喝,我就跟沃爾戴夫的先生說,我要喝的話只喝青島啤酒,結果沒有,第二年有了,我也不要了,我還給我的家鄉做了一次廣告。那一次我很難忘,我也很少為吃飯寫詩,但是那次基辛格宴請我以后,我很激動,寫了首詩,就寫基辛格先生宴請我,詩里有這樣的句子,基辛格先生宴請,那么多菜,多數中國人都沒有一頓飯吃那么多菜。這反映了他政商的一面,他作為政治家,外交家有遠見,如果是下棋的話,他總能比別人多看一步,這就是為什么他早在1971年就認識到中美關系的重要性,而且為打開中美關系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李肇星:在早些時候我曾經問過他一個問題,在蘇聯解體之后,我問過基辛格先生,基辛格博士,你怎么那么優秀,那么富有遠見呢?因為你說過,不管有沒有蘇聯存在,中美關系都是重要的,你怎么這么早就預見到蘇聯解體?在蘇聯還健在的時候他就說了,有沒有蘇聯中美人民都要友好,中美關系特別重要。真是很多很多說不完的事情,基辛格先生都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學習,值得在座的中國和美國的年輕朋友學習。至于中美關系在新的時代怎么向前發展,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只要按照中美關系發展歷史上的一些好的東西,發揚一些好的傳統,避免一些不好的傳統和傳統做法,我們兩國的關系一定會更加向前發展,更多的造福兩國人民,也造福全人類。 李肇星:我這里想到一個例子,我的一個美國老師,加利福尼亞人,他教過我美國文學史,他提到美國一個優秀的作家,馬克吐溫,他在一百多年前,美國國會通過排斥華人,歧視華人的法案之后,曾經寫過文章,強烈批評美國社會對在美國打工中國人的歧視和不公正待遇。大家都知道1853年之前,中國到美國打工的只有40多個人,美國為了修建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兩條鐵路,去的中國工人越來越多,每年都增加超過一萬人,但是他們在那里受到了歧視,而且美國國會還通過了歧視性的法案。 李肇星:由于美國朋友的努力,由于在美國華人團體的不懈斗爭,到去年,美國眾議院財政實通過法案,為這件事表示了道歉。我個人想馬克吐溫先生作為一個文學家,在這個問題上比美國的國會至少先進了120多年。所以我們應該更多的看到中國人當中,美國人當中,那么多重視中美友誼的人,向他們學習,我們就會對未來的工作充滿干勁。另一個例子,坐在這兒的基辛格博士,我們之間從1971年基辛格先生訪華以來已經有了三個重要的公報,第一個,1972年2月發表的上海公報,上海公報的重要內容就是剛才我提到的基辛格先生說過的那句話。第二就是1978年發表的中美建交公報,一句核心的話就是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第二年1月1號,聯合國就正式建交了。再就是1982年8月17日公報,美國在公報中承諾,要逐步減少對中國臺灣地區的武器出售,當時鄧小平先生就提出,要逐步建設好,一直到最后解決,意思是減少到零。小平同志說,這好,但是也不能每年減少10美元,20美元這樣沒完沒了的賣,總而言之,我們只要按照三個聯合公報的政策去做,我認為中美之間的友好關系一定會健康發展。 李肇星:現在又面臨一些新的問題,那就是與時俱進,多想,多賦予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多學習對方的長處,而不是相反。昨天我有幸和另一個朋友,美國前國防部長在一塊兒聊天,他說的很有意思,我突然發現他不僅是好的國防部長,好的小說家,他的小說寫得可好了,但是有些內容嚇人,他夫人看了以后有時候都睡不著覺。昨天晚上我發現,他還是一位詩人,特別注意強調人和大自然的和諧,所以人真是要活到老,學到老。聯合國的人民,特別是聯合國的青少年相互學習,都會成為繼續加強聯合國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力量。兩個國家和兩個人一樣,不可能沒有分歧,要按照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則,可以通過友好談話,友好會談,磋商解決這些問題。要不是這樣,要外交官干什么,要是有了問題就沖突,就打仗,外交官不就都失業了嗎,都不需要了。所以該外交官干的事,就得讓外交官去干,通過會談去解決問題。 李肇星:剛才你也提到了半島的事情,就在釣魚臺國賓館解決朝鮮核問題的六方會談曾經在2005年9月19號取得重大進展,我當時特別感謝釣魚臺國賓館的服務人員,盡管他們當年向外交部,為了與會人員喝咖啡,喝茶,要的價錢特別高,我說你這個咖啡,當時我是外交部長,跟外交部要7美元一杯,我們的年輕同志有意見,我說不要有意見,7美元一杯我們也報銷,花一百美元,一萬美元也頂不上半個導彈,怕什么?和平最重要,和平最可貴,這就是我的理念。最后,讓我用我喜歡的另外一個美國詩人的一句話,來解決我對你這個問題的回答。那就是讓我們共同努力,使每一個明天比今天更美好,我的意思是,讓我們共同努力,讓中美關系的明天,每一個明天都比今天更美好,謝謝! |
相關閱讀:
- [ 03-13]中國經濟前行需直面產能過剩之痛
- [ 01-18]中國經濟“V”型反轉 2013年望重回“8”時代
- [ 01-18]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7.8% 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
- [ 12-06]專家:中國經濟轉型要抓住效率 行政干預不可取
- [ 11-12]經合組織稱:中國經濟4年后可能超過美國
- [ 10-05]黃金周旅游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 [ 09-18]中國日本經濟情況對比
- [ 09-09]多指標釋積極信號 中國經濟“筑底”態勢漸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