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習近平首訪選在俄羅斯體現重視中俄關系
2013-03-22 17:43? ?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外國政要首訪有何講究? 各國領導人,尤其是大國領導人上任后都非常重視首次出訪,外界也往往通過這些訪問所傳遞的豐富信息來解讀這些國家新政府外交政策的重點、熱點和走向。總體而言,重要鄰邦、戰略伙伴和外交戰略地區往往是大國領導人上任后首次出訪的目的地,有的國家甚至成為其他國家新領導人上任后首訪的傳統目的地,以凸顯雙邊關系的重要性和獨特性。 美國總統奧巴馬 訪問“鄰居”加拿大 2009年2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鄰居”加拿大,這是奧巴馬就任后的首次出訪。美國一向重視同加拿大的傳統關系,因此歷屆美國總統上任后首訪往往選擇加拿大。 奧巴馬去年成功連任后訪問東南亞,而他在第二個任期內的首次訪問目的地則選擇了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奧巴馬在第一個任期內沒有對以色列進行正式訪問,美以關系也多有齟齬,因此奧巴馬選擇以色列作為第二個任期的首訪地,彌合美以關系裂痕的意味明顯。中東地區在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戰略中占據重要地位,伊朗和敘利亞都是華盛頓的“眼中釘”,奧巴馬新任期對中東的此次訪問成為觀察美國政府中東政策的窗口。 俄羅斯總統普京 先后出訪六國 普京在2012年5月就任俄羅斯總統后立刻展開了首次出訪,先后訪問白俄羅斯、德國、法國、烏茲別克斯坦、中國和哈薩克斯坦。 分析認為,普京新任期首輪出訪行程安排蘊含深意。一方面表明對獨聯體國家的外交仍然將是俄羅斯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歐洲和中國在俄羅斯的外交格局中的戰略重要性不斷上升。總體而言,普京政府將延續俄羅斯外交“東西并重”的大格局。 法國總統奧朗德 就職當天就前往德國 法國總統奧朗德在2012年5月15日宣誓就職當天就前往德國訪問,同德國總理默克爾會晤。 奧朗德的前任薩科齊上任后的首訪地也是柏林。薩科齊在應對歐債危機中同默克爾步調一致,作為歐洲一體化發動機的“法德核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奧朗德對解決歐債問題的態度不同于薩科齊,和默克爾分歧明顯。為避免“法德核心”破裂,奧朗德將上任后首訪的目的地選擇為德國,且就職后數小時就動身前往柏林,由此向外界宣示的象征意義不言而喻。 德國總理默克爾 將法國作為首訪目的地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2005年11月就職后,與她的前任施羅德一樣,將法國作為首次出訪的目的地。2009年10月,默克爾成功連任德國總理后的第一個出訪目的地仍然是巴黎。 默克爾兩次上任后的首訪行程充分表明,維護和加強法德關系在德國的外交政策中占有優先地位。法、德兩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將對方國家作為上任后首訪目的地,顯示了法德關系在兩國外交政策中的分量以及對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重視。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計劃按慣例訪美未成行 日本在戰后同美國建立了同盟關系,因此日本首相上任后首訪美國成了日本政壇不成文的慣例。安倍晉三在去年12月就職后,將鞏固日美同盟視為外交政策的核心。但由于和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行程沖突,安倍未能將美國作為上任后首訪的目的地,改為首訪東南亞國家,意圖擴大日本在東南亞的影響力、進行“外交牽制”的目的十分明顯。(新華社記者 馮俊揚)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