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毅:“十二五”末建成覆蓋城市、區域和背景的空氣質量監測體系
2013-03-15 17:5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程立峰、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莊國泰將就“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世界知識雜志記者]吳部長您好,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全球化的系統工程,記得曾經在采訪馬爾代夫國家大使的時候,他強烈地呼吁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一定要降低碳排放量,否則伴隨著溫室效應,他們將是全世界第一個被海水淹沒的國家。中國作為發展中的大國,將如何為世界的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在剛才您的講話當中也提到,我國將建設440多個大氣監測系統,那么我們整體的環境監測系統將如何與國際的先進水平接軌。謝謝吳部長。 [吳曉青]你還是提了兩個問題,一個是關于生態文明建設,一個是關于國家空氣監測網的建設。后面的問題給環境監測司司長一個機會,請他來回答。 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生態文明建設在黨的十八大已經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所以環境保護部門將著力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體系和推進辦法。去年十八大召開期間,環境保護部周生賢部長已經做了說明,要抓緊做好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目前,我們已經開展了兩年多的研究,生態文明建設目標體系已經廣泛征求了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意見,修改完善后我們會及時上報國務院。 二是抓緊創新生態文明工作機制,立足環保,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三是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更加注重和保障民生,著力解決損害群體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四是建立健全制度和激勵機制,構建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法規和體制機制。五是加強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弘揚生態文明理念。 [羅毅]非常高興能夠回答第二個問題。關于建設一個先進的大氣環境監測網絡工作,環保部門高度重視。在“十一五”期間我們就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十二五”期間為了完成在全國開展新的空氣質量標準的監測任務,我們已經完成第一階段新空氣質量標準的監測網絡建設任務。今年正在實施第二階段建設,明年和后年將實施第三階段建設。 全面完成以后,到2015年底,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都將建成適應新空氣質量標準實施需要、能夠監測PM2.5等指標的先進城市監測網絡,大概有1500個城市監測站點。另一方面,我們還在城市交界和大氣通道的地方,比如北京和天津的交界,北京和河北的交界這些地方建立一些區域空氣監測站,來反映大氣污染物輸送情況。 這些區域站我們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建設96個。三是在我們國家沒有受到過污染的地方,建設15個國家空氣質量背景監測站,目前已建成14個。到那時,我們國家的城市、區域和廣大的背景地區都具有國家的空氣質量監測站點。 您剛才提到關于溫室氣體的監測,國家在“十一五”期間已經在各個省會城市建立31個城市溫室氣體監測站,我們還將在下一步的區域站和背景站中建設溫室氣體的監測系統,同時這些系統都要向社會發布相應的監測數據。我們還在背景站和區域站建設一批新的,包括有機物、重金屬排放物監測的儀器。到“十二五”期末,在我們國家能夠建設一個比較先進的、覆蓋城市、區域和背景的空氣質量監測體系。謝謝。 |
相關閱讀:
- [ 02-03]明年起南平市將監測pM2.5
- [ 01-24]中國今年將在113個重點城市開展PM2.5監測
- [ 01-20]媒體稱李克強去年曾力主推動PM2.5數值公開
- [ 01-20]網絡化時代信息共享 李克強主張公開透明治理霧霾
- [ 01-10]北京將增加設施 向公眾提供空氣質量信息
- [ 12-28]福州空氣質量測評進入AQI時代 可看顏色辨好壞
- [ 10-24]珠三角空氣質量信息公開表現搶眼 前七位中占6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