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部64年存廢之路 鐵老大完成使命鐵公仆登舞臺
2013-03-11 09:46?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三大難題待解 1 如何防止“合而不和” 一些代表委員認為,整合交通的大部門體制不僅僅是機構合并,而是要做到統籌調配,而不僅僅是機構在一個樓里,還是各管各的。下一步,就要在真正整合上下工夫。 目前,我國社會物流成本相當于GDP的18%,比發達國家高出一倍,成為物價的重要推手之一。隨著鐵路并入交通部,涵蓋“公、鐵、水、空”的大交通體系呼之欲出,如果“空鐵聯運”“海鐵聯運”等方式能有效推廣,降低綜合物流成本,將為整個社會帶來福利。 2 如何防止“靠漲價還債” 2.6萬億元的高負債,2013年6500億的投資預算,鐵道部“很差錢”。而承擔了債務主體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如何在投資建設和償還債務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 鐵道部部長盛光祖表示,改革與調價沒有必然性。但專家表示,鐵路具有公共性,政企分開后企業的盈利需求與公共利益應求取平衡點。 孫章認為,高負債,既有政策性、也有經營性的原因。政企分開后要把賬本理清楚,公益性的要國家負擔,經營性的要通過提高企業效益,來逐步消化。 值得注意的是,機構改革方案中,專門提到了建立健全運價改革和運輸補貼等機制。代表委員建議,在普通客運領域應加大補貼力度,而高鐵要增加定價的靈活性,“比如,春節過后客運量急降,可以考慮票價打折吸引旅客。雖然票價降了,但總收入不會少,鐵路并不虧本。” 3 如何防止服務質量下降 從國際經驗看,英國、法國等國鐵路進行分拆和私營化之后,負債率進一步上升,對國家補助的索取增加,事故率上升,服務質量和安全性反而下降。 專家表示,整合后的交通部鐵路局從經營中抽身出來,專司標準制定和安全監管,避免“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有利于從體制上保障鐵路運營秩序和安全,因此,監管力度和效果會更強而非減弱。 |
相關閱讀:
- [ 03-11]一項等待了25年的改革
- [ 03-11]國務院機構改革擬撤鐵道部 2.6萬億債務引熱議
- [ 03-11]“大部制”將催生高效政府
- [ 03-11]盛光祖:鐵道部改革不會裁員 火車票將價市場化
- [ 03-10]鐵道部專家:可仿照“階梯電價”方法來規劃鐵路票價
- [ 03-10]“鐵道大院”里看改革:風停霧散 波瀾不驚
- [ 03-10]中國鐵路政企分開 鐵道部將寫入歷史
- [ 03-10]再見,鐵道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