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二中全會今閉幕 國務院機構改革等受關注
2013-02-28 10: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中新網2月28日電為期三天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今日將在北京閉幕。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領導人建議人選成為會議的主要議題。 “兩會”將至 新一輪國務院機構調整受關注 根據官方公布的議程,本次會議將討論《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草案)》稿。此外,會議還將討論向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推薦的國家機構領導人員建議人選和向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推薦的全國政協領導人員建議人選。 由于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在本次會議上,國務院機構改革的相關議題備受關注。自中共十七大以來,尤其是十七屆二中全會出臺《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后,中國以大部門制改革為主的政府機構調整,一直是中外媒體的焦點話題。 200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后,國務院新組建交通運輸部等5個部委,改革后的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置為27個,這次調整也被媒體稱為“第一輪大部制改革”。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大再次提及“大部制”,十八大報告要求“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健全部門職責體系”。有分析稱,十八屆二中全會將國務院機構改革議題列入日程,這是落實十八大提出的關于行政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這也意味著不久后召開的“兩會”將推進新一輪的國務院機構調整。 對于新一輪的機構調整,2月2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就指出,“堅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成熟先行,把職能轉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繼續簡政放權、推進機構改革、完善制度機制、提高行政效能。” 對此,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分析,此輪機構調整應著眼于轉變政府職能、理順內部關系,而不是過多看重外部的部門合并。 有分析稱,推進政府改革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涉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很難寄希望于“畢其功于一役”。在明確改革目標后,重在創造條件,積極穩妥地推進,成熟一項推進一項,由此真正釋放出強勁的改革紅利。 中國政治進入“會議季” 多重話題關注度高 2月下旬以來,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十八屆二中全會等多個中央層級的會議陸續舉行。隨后,3月3日開始,全國“兩會”將在北京拉開帷幕。內地進入“會議季”,多重議題受到海外媒體密切關注。 香港《文匯報》21日刊文說,“兩會”召開前夕,一些央媒網站相繼推出不同形式的兩會調查,以了解當前民眾關注的焦點。調查顯示,社保、反腐和收入分配最受民眾關注。 文章注意到有專家稱,一方面反映出民眾對腐敗問題已深惡痛絕,另一方面反映出,通過網上曝光,讓民眾從反腐中看到了發現腐敗和懲治腐敗的希望,更加重視網絡監督。 香港《大公報》21日指出,每年全國“兩會”,反腐都是各界關注度最高的話題之一。十八大召開之后,新高層鐵腕反腐,一大批腐敗官員被嚴肅處理,反腐新成效贏得公眾的支持。專家預料,官員財產公開、反腐立法料成今年全國兩會熱點,未來制度反腐、網絡反腐等將繼續發揮威力。 該報20日曾指出,繼去年“PM2.5”一詞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空氣質量、水安全等環境問題勢必成為中心議題之一。 香港《經濟日報》21日關注到國務院在兩會前出臺樓市新政,是回應近期一線城市與部分城市樓價加速上漲,目的是希望穩定樓價與成交量,以及穩定市場對樓市的預期,以防止樓市過熱、樓價暴漲失控。(完) |
相關閱讀:
- [ 02-28]中國將迎來十年最重要會議 全球目光投向中國
- [ 02-26]十八屆二中全會今召開 將討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 [ 02-24]十八屆二中全會討論大部委改革 鐵道部或被整合
- [ 02-24]十八屆二中全會將討論國家機構領導人建議人選
- [ 02-23]國家機構和政協領導人建議人選定為二中全會議題
- [ 02-23]中共十八屆二中全會將于2月26日至28日召開
- [ 02-20]中共十八屆二中全會月底召開 將確定中央政府領導人選
- [ 05-26]豪情滿懷繪藍圖——記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