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述評:沒改革的突破就談不上機遇、發展
2013-02-24 11:3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林雯晶 |
分享到:
|
最大限度地聚合推動改革正能量,用勇氣涉急流、渡險灘,用實干開新局、寫新篇 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已經形成共識。可一具體到某一領域的改革,又往往意見不一,難以在實踐中推動。這就是今天改革面臨的難題。 改革所處的時代環境和面臨的攻堅任務已發生深刻變化,現在的改革,動輒牽一發而動全身,錯綜復雜、難度更大。 “改革進入新階段,不僅是因為剩下的都是硬骨頭,關鍵是面對的利益關系矛盾比較突出。如果沒有足夠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改革很難有實質性突破。”遲福林認為,解決改革的思想阻力和利益阻力,關鍵是加強改革的頂層設計和頂層推動。 站在新的起點上,改革正面臨難得的重要“窗口期”。“要盡快提出改革的總體方案,用大的力度部署和深化一些全社會關注的重大改革。改革攻堅,關鍵在于實現重點領域和重大課題的實質性突破。”高尚全說。 “十八大報告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之一就是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今年應以此為目標,設計出臺新的改革藍圖。”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所所長聶高民認為。 展望未來,用改革的紅利釋放發展的潛力,路徑日益清晰: ——瞄準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推進改革。政府職能的轉變,不僅是取消行政審批項目,精簡合并機構,要從根本上解決一些政府部門職能越位、缺位、錯位的扭曲,把可以由市場辦的交給市場,把可以由社會組織辦的交給社會組織,把應該由政府辦的辦好。 ——瞄準釋放城鎮化的巨大潛力推進改革。現階段中國發展最大的潛力在城鎮化,而城鎮化潛力發揮最大的阻力在城鄉二元結構。今后要以戶籍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結合政府公共服務體系、財政體制、社會管理職能、土地管理制度等多方面改革,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瞄準發展方式轉變推動改革。進一步推動資源價格、稅費和環境稅改革,以經濟杠桿撬動企業和地方節能減排的積極性。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由企業牽頭實施產業目標明確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實現科技和經濟的緊密結合。 ——瞄準民生改善推進改革。民生永遠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通過教育、醫療、養老保險等公共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機制的完善,建立公平的起點和基本的安全保障網。要通過居民自治、村民自治、社會自律組織的發展,舒緩社會轉型期的種種矛盾,更好實現人民當家作主。要通過收入分配改革,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壯大中等收入群體,培養社會穩定力量。 改革釋放潛力、激發活力。人們期待,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吹響更加嘹亮的改革號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每個普通中國人的夢想,注入新的不竭動力。(記者陳二厚、劉錚、安蓓、雷敏) |
相關閱讀:
- [ 02-23]經濟觀察:“兩會”將力保中國經濟“健增長”
- [ 02-22]臺媒: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最快3月磋商
- [ 02-22]公安部:兩會安保盡量減少對社會影響
- [ 02-21]“國五條”敲山震虎 調控新政或“兩會”后出臺
- [ 02-20]房地產調控新政箭在弦上 兩會之后或推出組合拳
- [ 02-19]省級兩會規劃未來5年發展 “中國夢”藍圖再繪
- [ 02-18]從十八大到兩會:中共“新政”扎實開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