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明任山西大同代市長:36年工作與"建筑"有關
2013-02-22 19:14? 任麗娜?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22日下午,山西省大同市召開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任命李俊明為大同市副市長,決定李俊明代理大同市市長。 春節期間,不少市民簽名挽留前任市長耿彥波的消息,也把繼任者李俊明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面對曾經“沸騰”的民意訴求,面對還未合攏的古城墻,甚至面對上萬名被征收拆遷戶還未得到妥善安置,此刻人們最關注的是在“新官”李俊明的治下,“造城”未完的大同將走向何方? 剛剛上任大同市代市長的李俊明,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稱,“我既深感責任重大,更充滿必勝信心。” 36年工作與“建筑”有關挑起大同重擔 官場分析人士認為,山西全省干部任命猶如一盤棋,前任大同市長耿彥波赴省城接受“建設太原都市圈”的新任務,讓李俊明挑起仍未擺脫“大工地”的大同重擔,其背后彰顯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良苦用心。 翻閱李俊明的履歷不難看出,從1977年參加工作開始至今36年時間里,李俊明都在與“建筑”打交道。出身山西省建筑工程學校,留校教書10年,隨后任職建筑業和房地產兩個企業“一把手”6年,在山西省建設廳工作5年后任副廳長一職,還曾任太原市常務副市長4年有余。在上任大同之前,李俊明任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 近幾年,作為以煤為主的資源型城市大同在需要迫切轉型的訴求之下,重新梳理城市文化肌理,走出了一條“一軸雙城,雙城并美”(以御河為軸,御河以西保護修復歷史文化古城,御河以東建設現代化新城)的文化復興之路。 對于文化復興的經驗,在李俊明的總負責下,曾推動太原成功申報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太原市有著5000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因歷史原因,文化脈絡遭受破壞。從1992年至2009年17年間,太原市先后幾次提出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事,始終未能成功。 2009年,太原市委、市政府決定啟動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由時任太原市常務副市長李俊明負總責。2011年3月1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太原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據了解,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難度在于國務院在1994年至2011年的17年時間里,只批準了17座城市,平均1年只有1座城市申報成功,而太原是唯一的省會城市。 擁有“建筑+文化”的工作履歷,李俊明走馬上任大同代市長。 針對“沸騰”民意大同推出“五個凡是” 然而,由于大同古城修復和新城建設尚未完工,涉及民眾利益眾多,加之耿彥波的親民形象,大同新舊市長更替之際,市民擔心“人走政息”,引發當地民意“沸騰”——春節假期,不少市民聚集一起,在寒風中以簽名和舉橫幅等方式表達對耿的感激與挽留。 春節上班第一天,李俊明在市政府常務會議上表示,為確保工作的連續性,政府承諾做到“五個凡是”:凡是已經開工的政府工程,要全力保障,加快推進,不允許出現半拉子工程;凡是房屋被征收的住戶,要妥善安置,確保回遷;凡是已經開工、手續完備的政府工程,要認真履約,按進度撥款;凡是依法經過招拍掛程序,按合同付了土地出讓金的,要加快征收拆遷進度,盡快交付凈地;凡是已經簽約落地項目,要千方百計創造條件,盡快開工建設,早日達產達效。 當“五個凡是”出臺后,大同民眾猶如吃了顆“定心丸”,加之領導帶頭深入民眾中間解釋政策,“沸騰”的民意隨之“降溫”。 有媒體人解讀此舉至少是新任政府對民意尊重的一種表現。也有媒體評論稱,“政府的公信力需要領導拍胸脯保證”。 李俊明對中新網記者講述了“五個凡是”的出臺過程。他說,“五個凡是”確是針對大同當前社會穩定突出的問題而提出的具體措施,但并非他個人行為,而是通過集體研究作出的。 李俊明稱,為了使“五個凡是”更加準確可行,春節期間,大同召開了市委常委會、政府黨組會、政府常務會3個會議,對“五個凡是”進行研究、制定、細化。大同所作的決策和承諾,是集體意志的結果,“并非是我個人拍胸脯保證”。 “像珍惜自己眼睛一樣珍惜大同的社會穩定” 李俊明稱,經研究,政府目前工作突出“五個確保”,即保重點、保增長、保民生、保續建、保安全。 上任大同伊始,李俊明對被征收拆遷戶中未安置的戶數進行了摸底,并專門調研了現在寄宿的、租住的、投親靠友的過渡戶。李俊明說,“把被征收拆遷戶安置好,為農民辦好5件實事,這就是最大的民生。” 對于大同保續建,李俊明坦言“這已超越了工程和經濟的意義,而是上升到了政治和社會穩定的層面。沒有安全,沒有穩定,便沒有一切。所以我們要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大同大好的發展局面,珍惜大同的社會穩定。” 此外,李俊明表示,下一步政府將在“五個確保”基礎上實施“十大工程”,進而全方位、立體化為建設美麗大同而奮斗。即名城復興、百企強市、百園立農、百校興教、安居保障、城鎮提質、收入倍增、生態建設、城鄉清潔、平安創建十大工程。 “大同必勝,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李俊明稱,“盡管目前大同在前進的道路上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矛盾和困難,但是我對此充滿必勝信心,因為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人心齊,泰山移。” 李俊明認為,“名城、名勝,古都,煤都”這些都是大同的金字招牌,加之近幾年大同舊城脫胎換骨,御東新區已現雛形,為大同前進和發展奠定基礎。 當前,大同面臨經濟總量小、縣域經濟弱、可用財力少等問題。李俊明表示,差距就是潛力,機遇挑戰并存。不怕大同現在有差距,怕的是認識不到差距,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眼下我們有的已經找到解決問題的措施,有的正在做進一步破題。 作為建國以來大同第26任市長,李俊明表示,“我身知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這并不可怕,我最不怕的就是攻堅克難。我的信心和底氣來自于黨的領導、集體的智慧和人民的力量。這是我在前進道路上的不竭動力,唯如此,便沒有克服不了的任何困難。” 在互聯網上,網友“大西街”“致李俊明的一封公開信”中寫道:大同人民為這座城市做出了巨大犧牲,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家園更加美好,如今我們把這份希望寄托在您的身上,我們相信您不會讓我們失望。(完) |
相關閱讀:
- [ 02-19]大同市民春節期間挽留調離市長耿彥波(組圖)
- [ 02-18]大同市民挽留耿彥波,所求為何
- [ 02-17]大同市長調離引發市民簽名挽留 新官承諾繼承前任
- [ 02-13]媒體調查大同市民挽留離任市長:主政五年城建引爭議
- [ 11-29]山西大同市轄區、朔州懷仁縣交界發生3.1級地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