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2004年所訪貧困村民養羊致富添小轎車
2013-02-08 07:14? 劉智宇?來源:長江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喜順溝村村民呂占林一家如今生活有滋有味 記者劉智宇攝 2004年1月20日至21日,胡錦濤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考察工作。 1月21日(除夕),胡錦濤來到張北縣油簍溝鄉喜順溝村看望干部群眾,與村民呂占林一家一起包餃子。 對于河北張家口市張北縣喜順溝村的農民呂占林來說,2004年的大年三十必定終生難忘。那一天,胡錦濤來到喜順溝村,與呂占林一家一起搟面、包餡、吃餃子。 9年過去了,呂占林一家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喜順溝村是否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記者近日對呂占林進行了回訪。 盤腿坐炕上 親手包餃子 2月5日上午10時,在呂占林的兒子呂兵明的帶領下,記者到達呂占林位于張北縣喜順溝村的家中。進門時,呂占林正操著鐵耙翻動院子里成堆的草料,從他矯健的身形上看,絲毫不像一個已經63歲的老人。咩咩咩……不時有綿羊的叫聲從他身后的一排嶄新磚房里傳來。 呂占林高興地說,這幾年收入增加了不少,余錢多,買的羊也多了。記者看到,呂占林家中的羊圈里有大大小小40多只羊。 在呂占林家的熱炕頭上坐定,時間回溯到2004年的大年三十。 “那天特別冷,快零下30℃了,地上滿是積雪。”呂占林回憶,臘月二十九,市里的干部就告訴他明天有“重要領導”要來,一家人既緊張又興奮,翹首以盼,難以安眠。“我和老伴一整晚都沒合眼,擦桌子、擺凳子,人一慌,覺得哪哪都不整潔,硬是忙活了一夜。”然而,大年三十中午11時,當“重要領導”踏進大門時,早有心理準備的呂占林仍然吃了一驚,倒是身旁的兒子呂兵明按捺不住興奮喊出聲來:“是胡錦濤總書記。” 胡錦濤上前與呂占林親切握手,隨后走進瓦房來回看了看,細致地了解呂占林一家的生活情況。看到桌上擺著餃子餡,提出要一起包餃子。“他盤腿坐到炕的這邊,一會就用搟面杖搟出一片餃子皮。”呂占林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掩不住興奮。 一個細節讓呂占林回味不止。餃子剛包了幾個,看著盛餃子的圓盤,胡錦濤忽然笑著說:“我包的餃子和你們的不一樣,我這是南方包法。”不一會,餃子出鍋了,吃著熱騰騰的餃子,胡錦濤語重心長地對呂占林說,要搞好生產,自力更生,爭取早日脫貧致富。 呂占林記得清清楚楚,餃子是大蔥豬肉餡的,胡錦濤一共吃了5個。臨走時,胡錦濤與呂占林一家在門口合影留念。 9年前三問 如今都有新回答 “以前三代人擠在不足70平方米的舊瓦房里,2008年挨著舊瓦房建了4間新房,寬敞多了。”呂兵明告訴記者,除了蓋新房、添家用電器,家里還買了一輛電動自行車、一輛小汽車。 記者注意到,呂家的8間瓦房陳設各不相同,卻有一個相同點——每間房里都至少懸掛著一張2004年大年三十那天的照片,有胡錦濤和呂家人一起包餃子的,有胡錦濤坐在炕上和呂占林親切交流的,也有胡錦濤在呂家瓦房前和呂占林一家的合影。 9年前,胡錦濤坐在炕上與呂占林嘮家常,三個問句讓呂占林記憶猶新。 “家里有幾口人啊?” “5口人。” “家里有幾畝地呢?” “20畝地,種馬鈴薯、莜麥和玉米。” “一年有多少收入?” “一家人一年能掙8000多。” 9年過去了,記者將同樣的三個問題再次拋給呂占林,答案有了變化。 “家里有幾口人啊?” “6口人。”2008年11月份,呂占林的孫子呂文豪降生,呂家變成了六口之家。 “家里有幾畝地啊?” “還是20畝地。”然而,呂占林一家不再靠天吃飯,地里的馬鈴薯、莜麥和玉米等農作物只是副業。 “一年有多少收入?” “3萬以上。”呂占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我養的成羊每年產崽20多只,崽長到3個月大,每只能賣500元,光賣羊崽子就能收入1萬多元。兒媳在村頭的農科院做馬鈴薯幼苗培育的工作,一年也能掙將近1萬元。兒子開車掙錢,老伴農閑時去馬鈴薯倉儲窯分揀馬鈴薯,一起也有1萬多。加起來,一年收入在3萬以上。” 如今,回想起胡錦濤“搞好生產,自力更生”的囑托,呂占林高興地說:“我做到了。” 摘掉貧困帽 喜順溝“喜順”當頭 2004年以前,喜順溝村是張北縣有名的貧困村,呂占林一家窮扒苦做,一年也才能掙上8000元。呂正林說,2004年的春節,一件新衣服都沒添置,只花了4塊錢給自己買了一頂藍布帽子。 這頂藍布帽子也因此見證了那年特殊的大年三十。9年過去了,呂正林的這頂藍布帽子有些破舊,但依然戴在頭頂上,如他所說,“主要是為了留個念想”。 仿佛應了“喜順溝村”這個頗具彩頭的村名,今天,喜順溝村的發展可謂“喜順”當頭。 記者從喜順溝村村委會了解到,8年來,喜順溝村修通柏油路、硬化水泥街道和鋪石板路。路好走了,物流通暢了,村民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自然提高了。村民全部參加了農村醫療保險等應保項目,困難家庭基本生活得到進一步保障。 與此同時,張家口市農科院喜順溝科研基地、奶牛規模養殖場、燕麥深加工等項目陸續落戶喜順溝村。如今,全村人均純收入由2003年的1600元提高到2012年的8000元以上,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對于喜順溝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老人的想法簡單而實在,“這些年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農家樂搞起來,收入還會漲”。 |
相關閱讀:
- [ 02-02]軍民迎新春文藝晚會舉行 胡錦濤習近平等出席
- [ 01-28]曝張劍曾主筆胡錦濤演講稿 或健全足協規章制度
- [ 01-18]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 [ 01-17]胡錦濤接受5國新任駐華大使國書
- [ 01-06]胡錦濤34年后回鄉不封路 市民夾道歡迎
- [ 01-01]全國政協舉行新年茶話會 胡錦濤出席習近平講話
- [ 01-01]美媒稱胡錦濤新年賀詞有助中國領導層平穩過渡
- [ 12-31]胡錦濤發表新年賀詞:攜手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