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不應油品一升級就漲價 國企應承擔社會責任
2013-02-06 12:35?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事件回放:中石化日前宣布,明年起全面供應國IV標準油品。據測算,我國三大油企升級國IV汽柴油的成本投入保守估計超過500億元,每升油成本可能增加0.12元至0.15元。但油品升級的成本由誰埋單,各方觀點不一。 不應一升級就漲價 油品升級意味著煉油工藝和煉油設備的更新換代,這將是一筆不菲的開銷。不過升級帶來的成本增加,并不意味著除了漲價就別無解決辦法。真要說起來,IT產品的升級頻率恐怕要比油品大得多,但IT產品升級反而攤薄了成本,價格也隨之下降。盡管兩者并不具備完全的可比性,但這至少說明,升級與漲價之間并不構成絕對的因果關系。 對企業而言,由于引入了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油品升級理應成為優化管理、控制成本的機遇,而非簡單的加大投入。產品的升級完善,本該是自身發展的主動訴求,將企業利潤投入到技術研發與產品升級中,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要求。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企業賺取的高額利潤不用于油品升級這一主業,還準備用到哪里呢? (吳江,江蘇南京市民) 誰開車誰付費 業內人士分析,汽柴油標準提高后,每噸增加的成本約為160元至200元,消費者可能需承擔其中的70%至80%。我認為,煉油企業的產品質量有所提高,成本也因此上升,其售價當然可以適當提高,這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 從汽車使用者的角度來說,石化企業的提高脫硫裝置建成投產后,油品質量會明顯提升,進而也會相應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更何況汽車排放的廢氣本來就造成了空氣污染,其使用者應該承擔相應的治污成本;而國IV汽柴油會減少對空氣的污染,其得益者也將是車主。因此,提高價格是理所當然的,由受益者埋單也是天經地義的,當然,油品質量提升的成本,企業和政府也應適當地分擔一部分。 (曹建明,江蘇常州工人) |
相關閱讀:
- [ 02-06]油價節后或迎"新年第一漲" 專家:每升漲幅2毛錢左右
- [ 02-06]廈門部署反腐倡廉工作 油價節后或迎"新年第一漲"
- [ 02-06]油價節后或迎"新年第一漲" 專家:每升漲幅2毛錢左右
- [ 02-04]國內成品油價格春節后有望迎來首次調價
- [ 02-04]油品升級的經濟賬:推漲油價誰來埋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