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獻救助辦法將出臺 貧困捐獻者親屬將獲助
2013-02-06 09:01? 陳蕎?來源:人民網(wǎng)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昨天(5日),中國紅十字會召開會議介紹,今年2月,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將從現(xiàn)有的19省市擴展到全國所有省份。同時,針對貧困器官捐獻者的激勵救助辦法也將在年內出臺,屆時,捐獻者的喪務費、最后一次診療費等將由政府部門承擔,其家庭中的直系親屬還可獲得資金救助。 ■發(fā)布 激勵救助辦法年內出臺 去年7月,經(jīng)中編辦批準,隸屬于中國紅十字會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正式成立。 作為一個獨立的法人單位,該中心將承擔起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分配見證、救助激勵、緬懷紀念以及信息系統(tǒng)的平臺建設等7個方面的工作。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業(yè)務部副部長高新譜介紹,截止到1月31日,試點省市一共有627個病人進行了器官捐獻。 高新譜介紹,今年2月,器官捐獻將擴展到全國所有省份。同時,針對器官捐獻者的激勵救助辦法、器官捐獻協(xié)調員管理培訓辦法等也將在年內出臺。而此前,針對器官捐獻者,政策并未規(guī)定給予任何幫扶或救助。 高新譜同時表示,目前器官捐獻信息系統(tǒng)已進入研發(fā)階段。按照衛(wèi)生部的相關規(guī)定及世衛(wèi)組織的原則,因器官捐獻是稀缺資源,所以首先優(yōu)先本國公民,只有中國公民的身份,才可進入器官分配系統(tǒng)等待獲得器官捐獻,外國公民即使在中國常住,也將不可獲得器官。 ■解讀對象 直系親屬可獲救助 高新譜說,器官捐獻的病人或家屬,在貧困的基礎上,才可向中心或地方提出申請。救助包括捐獻者本人在醫(yī)院最后一次診療的費用,在器官獲取及保存過程中產(chǎn)生的費用,以及喪務費,“這些都是可以用于逝者的救助,在國際上也是通用的”。 同時,對于器官捐獻貧困家庭的人員,也將給予救助。“但不是說器官捐獻者所有的家屬都可以獲得捐助,只有直系的家人才可以。”高新譜說,所謂直系的家屬,包括三類人:捐獻者需要贍養(yǎng)或法定贍養(yǎng)的人如父母、岳父母,沒有勞動能力的配偶或未成年子女的撫養(yǎng)。 |
相關閱讀:
- [ 02-06]紅十字會社監(jiān)委建議重查郭美美事件未獲回應
- [ 01-24]人體器官再生技術獲突破 手臂上“長出”鼻子
- [ 01-22]賽場上那些驚心動魄的“慘案” 多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 [ 01-15]4歲男童墜樓身亡 父母含淚無償捐獻器官(圖)
- [ 01-10]福建已有1441人登記遺體捐獻 已實現(xiàn)器官捐獻6人
- [ 01-02]35歲男子因病去世 捐出器官拯救三人(圖)
- [ 12-27]衛(wèi)生部副部長:器官移植還靠死囚是死路一條
- [ 12-26]中國首部規(guī)范人體器官捐獻地方法規(guī)出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