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南方供暖"冰"局
2013-01-16 16:46? ?來源:新華時政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南北分界線”上看供暖之辯 “秦嶺淮河”一線定南北。在這個28年來最寒冷的冬天里,實行半個多世紀的國家“供暖線”成為焦點。淮河橫過的江蘇淮安市,連同所在的江蘇省,分處線之南北,卻一直是供暖政策里的“南方地區”。 “線”上的淮安:供暖交給市場 淮安橫貫南北分界線,是南北氣候的過渡地帶。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氣溫多在0℃以上,以北就稍微冷一些,越往北多是0℃以下。上世紀50年代,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定了北方集中供暖區。而正處分界線之上的淮安以及它所在的江蘇省,均不設集中供暖。在討論正酣的集中供暖話題上,有關部門和企業是糾結的:淮安這個中間地帶,說南不南,說北不北,只能交給市場去確定未來。 “線”北的徐州和連云港:補貼力度決定供暖覆蓋 蘇北的兩個最發達城市,徐州已于2010年起由市政府主導,下撥財政補貼推廣集中供暖,連云港同樣由市政府主導,推行集中供暖多年。記者獲悉,包括徐州和連云港在內的江蘇各地,均由市場企業提供集中供暖服務,推行成效的區別在于地方政府的補貼力度,以及市場的接受程度。 一個城市 三種溫度 1月9日,淮安市區的戶外氣溫為2攝氏度,在集中供暖為“可選項”的當下,記者帶著溫度計,進入三個不同供暖條件的家庭,體驗他們的過冬生活。 集中供暖戶(室溫:20℃):每年交3000多元暖氣費 浦東花園是淮安的高檔小區,居民樓里均設有供暖管道。敲開B06棟的王小姐家門,暖流撲面而來。王小姐2005年搬入此新居,當時的暖氣安裝費大概7000多元,“現在估計要10000多元”。120平方米的3室2廳里,共有6套暖氣片。“每年交3000多元暖氣費,價格可以承受,家里也很溫暖,最舒服的是浴室。”王小姐告訴記者,小區里有些人家也裝了暖氣片,但沒有開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消費觀念不一樣,有的人為了省錢,寧愿用空調。” 空調取暖戶(室溫:4℃):空調不能暖及浴室 再過幾天,就是范成泰在淮安出生后的第80個年頭。他退休前是淮安市水利局的副總工程師,也是淮安市“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志園”倡議的發起人之一。范成泰的家有60平方米。老先生家的臥室床上是疊得整齊的被子,被褥下是一張電熱毯。床尾放著遠紅外取暖器,墻上掛著空調機。拉開窗簾,陽光直射入臥室,老先生告訴記者,今天有太陽,還暖和一點,可以不開取暖器。 老弱低保戶(室溫:2℃):去年用上電暖器 黃河南社區的低保戶有100多戶。1月9日下午,寒風陣陣,路邊的冰碴堆在一起,凝結成塊。在窄巷的一間平房里,記者見到劉從華,老太太渾身穿得渾圓,深紅色的毛線帽子下,是濃密的銀白色頭發。穿過不及1.8米的窄門,是70歲的劉從華10多平方米的家,外面是廚房和廁所,里間是臥室,一張大床上放著兩張褥子、兩床被子、兩個枕頭。床邊大桌上放著燒得橙紅的600瓦遠紅外取暖器。取暖器前,是她72歲的老伴――患有老年癡呆癥的徐維禮,除了上廁所和睡覺,他整天不離桌前半步。去年是兩老一輩子第一次用上電暖器――女兒離婚了,清理家電時拿給他們。 |
相關閱讀:
- [ 01-14]北京萬戶居民恢復供暖 事故因供熱管道腐蝕所致
- [ 01-09]杭州男子花3天自制供暖系統 每月花費兩百元
- [ 01-09]長沙部分政府機關住宅小區10年前已集中供暖
- [ 01-08]上海部分小區探索集中供暖 市民嫌貴
- [ 01-08]大連一鍋爐房私自“錯時供暖”凍壞學校師生
- [ 01-08]武漢發改委:3年之后1成武漢人可享集中供暖
- [ 01-08]武漢發改委:3年后超百萬名市民可享受集中供暖
- [ 01-07]28年最低溫引發爭議:供暖“福利”該不該南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